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电厂“直接交易”变形记

作者:王冰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03 21:42:37

摘要:电厂“直接交易”变形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直接交易,实际上就是电监会一直力推的大用户直接交易。”一发电企业的戴先生指出,大用户直接交易值得推广,关键是现在部分省利用大用户直接交易给高耗能企业提供优惠电价,改革中还要加强对此的监管。
    7月31日,中电联更发文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电价监管,防止部分地区借电力供需形势缓和之机,出台降低电价政策,拉动高耗能行业的生产。
    记者同时获悉,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也在酝酿出台关于惩罚性电价的实施意见,以解决当前部分能耗大省的惩罚性电价节能效果日益减弱等问题。
直接交易鼓励企业用电
    在戴先生看来,对于用电企业来说可以直接受益的是直接交易,而竞价上网的受益者则是电网企业。
    “直接交易是用电企业和发电企业直接对接,避开电网企业,省去了中间成本,用电企业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电价;竞价上网则是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但仅仅针对上网电价,不涉及销售电价,谁的电价低电网企业就让谁的电上网,对用电企业没有直接好处。”戴先生认为,国家发改委鼓励直接交易试点是有利于促进这类用电企业的用电积极性,但竞价上网却可能给发电企业带来一轮残酷的淘汰。
    实际上,电监会早在几年前就在积极推进大用户直接交易。2009年,电监会更是提出,当年的电力监管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积极推动大用户直接交易。
 大用户直接交易可为工业企业节省下大量成本。
 以包铝为例,用电成本在电解铝生产成本中占40%左右,包铝一年购电量为60亿度,是全包头市用电量最大户,相当于呼包两市一年的全部民用电量。根据大用户用电协议,目前包铝的用电成本是0.42元/度,一年可为包铝节省7亿-13.8亿元。
    对于目前政府鼓励直接交易,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认为,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发电企业也有量的任务,所以要鼓励大用户用电。
 7月31日,中电联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在工业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大幅下滑。中电联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及其所属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7%、3.7%和2.5%,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高耗能企业再抬头
 尽管工业用电量增速下滑,但其中部分高耗电的产业如电解铝产业却逆势发展。
 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上半年有色金属产量数据显示,基本金属产量增速均呈现减缓趋势,电解铝产量增速逆势加快,产量增速9.7%,同比加快4.1个百分点。
 实际上,一些省份为了提振地方经济,在鼓励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同时,也拉了高耗能企业一把。广西、贵州、陕西、河南、宁夏等省区纷纷重推电价优惠,高耗能产业在优惠电价的支持下,再抬头的迹象已经出现。
 在这些省份所鼓励的行业中,之前作为耗电大户、节能减排政策的重点调控对象,电解铝行业因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40%,成为各地地方政府和发电企业争相“鼓励”的用电大户。6月底,作为国内电解铝产能最大省份的河南省削减铝冶炼厂电价0.08元/千瓦时,未来根据用电情况每度电再增加0.02元的缓缴额。
 几乎同时,贵州省物价局发出通知称,从今年6月1日至明年5月31日,贵州省将对工业用电大户恢复试行丰枯电价政策,此政策执行后,贵州电解铝厂执行电价为0.47元/千瓦时,优惠0.05元/千瓦时。
 而宁夏经信委在《当前宁夏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形势分析》中提出,从7月1日起,对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碳化硅、单晶硅、多晶硅、金属锰、钢铁等产品生产企业用电进行0.005元/千瓦时至0.025元/千瓦时不等的补贴。
 近日,广西刚对当地电解铝企业出台0.1元/千瓦时的一年期补贴政策。
 戴先生认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对一些高耗能产业份额比较高的地方是非常矛盾的,政府也鼓励大用户直接交易以刺激用电;但对于这些高耗能产业比较聚集的地方,所能刺激的,正是高耗电企业。
酝酿“惩罚性电价”
 当然,将大用户直接交易演变为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绝非政府本意。
 在我国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持续偏快的形势下,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酝酿出台关于惩罚性电价的实施意见,以解决当前部分能耗大省的惩罚性电价节能效果日益减弱等问题。
 尽管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增速有所下滑,但投资却增长很快。
 工信部规划司近期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前5月,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偏快。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1.5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2个百分点。
 工信部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快建立和实施超能耗限额企业惩罚性电价政策。
 戴先生认为,惩罚性电价的出台,有利于刺激高耗能企业努力节能减排,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一些西部地区很难执行到位。
 不过胡慧春认为,首先高耗能产业不一定是大用户,再者目前国家进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这对高耗能产业来说是一个利空,政策对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