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手机银行推出“撒娇支付”

作者:尹珺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17 18:02:51

摘要:手机银行推出“撒娇支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尹珺 北京报道

   网购时看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可以将链接发给男友,“撒个娇”让他代付,这种新颖的代付方式被称为“撒娇支付”。情人节前夕,光大银行、支付宝等纷纷以此为噱头吸引支付用户。
    其中,光大银行的“撒娇支付”必须是双方都开通该行的手机银行业务。支付宝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情人节前一周,“撒娇支付”交易金额增加了30%,其中选择手机代付的用户数更是增长了49%。手机支付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大力宣传下,正在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易观国际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3.85亿,市场收入规模将达122.8亿元。面对这块利润惊人的大蛋糕,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在这块新兴市场中站稳脚跟。
银行打“优惠牌”跑马圈地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中指出: 与2010年相比,用户主动开通手机银行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手机银行的潜在客户巨大。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银行业务出现爆发式增长。银行当然不会放弃这一庞大的客户群,纷纷推出针对iPhone和Android系统的客户端,并为了吸引用户使用手机银行开展多种促销活动。
    目前,已有20多家银行推出手机银行客户端。除了上述光大银行推出的“撒娇支付”业务,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也争相推出手机银行特色优惠服务来吸引用户。
    使用交通银行的手机无卡取款业务,可以免收异地取款手续费。而中信银行则针对理财客户推出手机申购基金费率7折优惠,此外每季还有8只精选基金可以享受4折优惠。
    《2011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中提到,手机银行活动用户对小额快速转账的潜在需求最大。实际上,转账汇款优惠也是手机银行最常用的优惠方式。有些银行为了吸引手机银行用户,甚至打出了“手续费全免”的旗号。
    记者从浦发银行了解到,2012年3月31日前,使用手机银行“超级网银跨行付款”手续费全免,手机银行行内异地汇款统一收取2元/笔。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的手机银行用户不论是异地还是跨行,都暂时不收手续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则针对手机银行转账汇款的用户进行打折优惠。
    某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前几年各家银行都是不计成本地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作为主推业务大力推广。现在网上银行已经取得一定的推广成效,手机银行主要局限于技术和安全方面的限制,现在还处于用优惠活动吸引客户使用的初级阶段。”
    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去年我们行斥巨资打造长达128位的数字证书,极大地保证了网上银行支付的安全。但是在手机银行方面,这样比较安全的加密方式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第三方支付与运营商混战
    2011年的最后一天,央行发放了第三批共61张支付牌照。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旗下的支付公司:中移电子商务、联通沃易付和天翼电子商务,出现在名单中。
    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第三方牌照业务类型为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中国移动为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有效期均为5年。业内普遍认为:三大运营商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开展手机支付业务。
    对此,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在移动互联市场谁都没有先天优势,所有人都处在起步阶段。但运营商不一样,他们加入后不可避免地带来垄断色彩和威慑力。”
    诸寅嘉的担心不无道理,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提到:“从牌照的发放来看,央行也是有意让运营商拓展近端支付的市场。另外,三大运营商在用户群体、资金和集团资源方面也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在互联网支付方面并没有拿到牌照。王维东认为:“如果未来想要在手机支付方面发展壮大,运营商或许会跟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等合作。”
    在此之前,支付宝、汇付天下、快钱等第三方支付企业也纷纷开始涉足移动支付领域。
 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大佬”,支付宝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势头迅猛。记者从支付宝获得的数据显示:2012年春节期间,支付宝手机支付的笔数同比增长了5倍,手机支付的金额则同比增长了7倍。
 而刚刚过去的情人节,支付宝的“撒娇支付”也是交易额大增。支付宝公关部工作人员陆俊对记者表示:“情人节当天的交易数据现在还没有出来,但是情人节前一周,在手机上代付的用户猛增,高于此前一周约49%以上。”
 快钱也一直在进行移动支付方面的业务布局。2011年9月,快钱对外公布了“快+”支付平台及移动支付战略。快钱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快刷产品现在正处于商户内测阶段,会在近期大规模铺开。去年我们推出了手机语音支付的功能,用户只要拥有一张借记卡,连网银也不用开通,就可以通过打电话完成支付。”
 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密集进军移动支付领域,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指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但是以往第三方支付普遍以远程支付为主,相比较而言他们在近端支付方面并不占优势。”
得用户者得天下
    在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中,银行、三大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各有优劣势。在未来移动支付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格局,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用户体验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张萌指出:“现在移动支付市场是三股力量并行的,哪家能够做大做强主要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能力。”
 王维东也认为:“要想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展壮大,用户最关注的是用户体验,主要包括支付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用户体验中,安全性是用户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已经开通手机银行的用户中,35.3%的用户很少使用手机银行的原因是担心手机银行不安全。
    对于三股力量未来的发展,王维东还认为:“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果要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链上各方的合作是必然趋势。”
    银行可能会更多的与支付企业和运营商合作,从中收取通道费用。运营商会加大力量拓展近端支付业务,第三方支付则更关注于移动互联网支付方面,即通过手机登录移动互联网支付方式。
    诚然,移动支付将成为各方争夺的下一个“蓝海”。但是目前来看,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单方面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移动支付的整体布局工作。或许只有各方协同合作,才能真正迎来移动支付市场的爆发性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