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掌控金山能源资本运作 赵老板的新买卖

作者:李崇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10 20:23:42

摘要:掌控金山能源资本运作 赵老板的新买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崇磊 太原、朔州报道

   在山西普华和金山能源的资本运作历程中,有一个名字屡次出现,这就是金山能源的实际控制人赵明。事实上,在山西省,赵明这个名字就算不是家喻户晓,在煤老板的圈子里面,也算是赫赫有名。
    赵明、赵耀兄弟8人,早年家境清贫,后来涉足煤炭行业,他利用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创办了一家洗煤厂,专门为山西省内的第三方煤矿提供洗煤业务,经加工后的洗精煤主要提供给焦炭和钢铁生产商。而奠定赵明在山西民营煤炭企业主中领军地位的,是他在资本市场上的精巧腾挪。2001年8月,赵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普大煤业的公司,2005年7月,普大煤业通过收购美国佛罗里达州Purezza公司在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交易,交易代码为“PUDC.OB.”。2005年11月,普大煤业通过私下定向募集,筹集资金1250万美元。
    2007年11月8日,普大煤业通过其间接控股的山西普太物资公司获得了山西煤业90%的注册资本,从而反向收购了自己在境内的资产。2009年9月22日,普大煤业成功转板到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为“PUDA”,成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
    有了上市公司的光环后,普大煤业很快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2009年,山西省政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煤矿事故为由,颁布了煤炭资源整合政策,要求规模较小的山西省煤炭矿业公司进行合并。由于有美国上市公司的背景,山西煤业被山西省政府确立为具备煤矿兼并重组主体资格的重点民营企业。对山西省一些小煤矿进行收购重组之后,公司业务也由原来的洗煤业务扩展到煤矿经营。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内煤炭企业整合过程,技改方面的资金的缺口非常大。有关部门比较看重赵明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这也是赵明为什么能够获得重组主体资格的重要原因。
    然而并购和合并也给赵明带来了极大的资金压力,毕竟当年赴美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并不多,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股权变动后,本来已经是普大煤业子公司的山西煤业,再度成为赵明直接所有。私有化完成后,赵明于2010年7月分两次将山西煤业的股权,转让和抵押给中信信托。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中信信托发行了一款名为“聚信汇金煤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Ⅰ号集合信托计划”的信托,为山西煤业提供了一笔为期3年,总额为35亿的贷款。
    巧合的是,当时负责该信托计划的三名信托经理之一,后期的主要执行人逄淑学,如今担任北京聚信泰和能源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总监。
 赵明私有化普大煤业境内资产的行为,遭到了美国投资者的抗议,并导致了数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对普大煤业发起了集体诉讼。目前,普大煤业已经退至粉单市场交易,目前股价仅为0.35美元/股。
 尽管在美股市场面临投资者的指控和诉讼,赵明仍然在港股市场控制了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金山能源。借壳上市后不久,赵明控制的这家公司就迅速启动了收购山西芍药花煤矿和酉宜煤矿的事宜,根据和卖方签订的协议,该收购分两阶段完成,首阶段以35.4亿元收购目标公司60%权益,并于9个月内斥资23.6亿元收购余下权益。卖方提供2011年至2012年两年总共17亿元的盈利保证。
 2011年9月1日,金山能源宣布,由于限期前未获监管机关批准发出酉宜的商业牌照,因此收购山西省煤矿的交易无法完成,协议已失效。但同时,公司已重新订立谅解备忘录,再次建议收购。
 2012年2月1日,金山能源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届满期前尚未就建议收购山西煤矿权益事项订立任何正式买卖协议,故此前签订的谅解备忘录已失效,未来会继续寻求其他投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山西普华在和香港上市公司谈判出售内蒙古两座煤矿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谅解备忘录失效的记录。
 一位山西煤炭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53%的年收益率在煤炭行业并不算太高,关键是5年内政策环境不发生变化。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温州工商局将有关赵老板新项目的相关报道放在其官网的“警示录”栏目下。当年在山西煤炭行业整合过程,温州人损失惨重,温州工商局此举,似乎在提醒温州投资者,重视政策性风险,以免重蹈覆辙。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