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时代,中国成国际规则“制定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9-01-23 21:16:00
华盛顿 李正信
1月20日,在全球15亿电视观众和200万现场嘉宾的见证下,奥巴马正式就职。世界很多地方与华盛顿一起进入了政治狂欢。
同天,市场没有狂欢。这一天,美国道指创了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跌破8000点,以7949.09点报收。
两幅场景成了奥巴马总统生涯的最好浓缩。
刺激方案左右对外政策
正式入主白宫前,奥巴马就已大刀阔斧围绕国内经济进行部署,把执政初期的施政重点明确放在刺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方面。外交是其内政的延伸,新政府的对外经贸政策也势必要服从于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
奥巴马及其经济决策团队的主要目标是要避免美国经济进一步向深度衰退下滑,使美国经济年内开始摸底复苏。其政策重点则是要通过近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创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回暖、拯救房地产市场等。而这些,都正在成为新政府对外经贸政策走向的指导原则,界定着新政府的对外多边及双边经贸关系。竞选期间,奥巴马及其幕僚在不少场合曾明确表示,其上台后的刺激就业措施,将充分考虑美国就业机会外流的因素。为此,政府的刺激就业资金不但将优先投放到就业机会只能留在美国的行业,如高新技术基础建设、医疗卫生及职业教育等方面,且将加大对竞争力强大的出口产业的扶持。就职前的奥巴马及其经贸决策团队,曾表示要就防止美国就业机会外流、加大西半球内部经贸合作力度等方面,尽快采取相应的对外经贸措施。多种迹象表明,鉴于新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重点有所调整,其对外经贸政策势必产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
利益集团对中美关系不利
从整体趋势来看,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仍将延续布什政府的积极、务实等特点。然而,美国国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尤其是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影响力的重大变化,也将反映到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方面。其中最为不利的因素之一,是劳工利益集团对奥巴马政府的影响力与布什政府时期相比将明显上升。
长期以来,共和党总偏爱企业界,而民主党总标榜自己是劳工阶层的代言人。此次竞选,如果没有劳工阶层的支持,奥巴马很难创造美国历史。奥巴马政府在对内对外经贸政策方面向劳工利益集团倾斜,也将成为顺理成章之事。而这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将构成不利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品领域蔓延,美国劳工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已由十多年前的积极因素,逐渐转变成近年来的负面因素。对中国产品动辄实施反倾销报复、就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施压、对华科技出口实施严厉限制政策等多种诱发中美经贸摩擦的主张背后,都可看到劳工利益集团厚厚的阴影。目前,美国失业率已攀高到7%上下,劳工利益集团为此就对华经贸政策向奥巴马政府施压的力度,势必将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看来,劳工利益集团对中美经贸关系未来顺利发展的负面影响将扩大。
对华经贸政策两手并重
尽管劳工等利益集团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形成不利影响,但由于美国急于要走出金融和经济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巨额外汇储备和巨大市场的中国。这不但是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世界经贸、金融格局发展的必然。为此,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将呈现出积极面扩大、加深、更为主动,而部分消极政策主张则同时趋于强硬的双重特点。
从积极的角度看,奥巴马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将更倚重于中国改善其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在双边领域则更看重对华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于美国经贸和金融利益的考虑,为重拾美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的领导力,奥巴马政府将着力处理好多哈回合谈判和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经济、金融协调机制的改善和发展。而这所有重大国际问题,都离不开中国的积极配合。为此,奥巴马政府将进一步重视中国在相关国际领域和问题上的作用,如扩大中国在八国集团中的作用,乃至邀请中国正式成为大国集团成员,以及加速20国集团在国际经贸事务中的作用,逐步使中国从一个国际规则接受国,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规则“制定国”。
与此同时,迫于国内就业等经济危机形势,尤其是劳工等利益集团的游说和压力,奥巴马政府在部分政策层面,将显示出比布什政府更为强硬的姿态。为此,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奥巴马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将呈现合作和施压两手都硬、都突出的特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