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部分阳光私募率先海外冲浪今年超半数产品收益为负

作者:杨卓卿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6-24 20:12:41

摘要:部分阳光私募率先海外冲浪今年超半数产品收益为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在布局海外市场这方面,有实力的阳光私募已经先人一步。近日,阳光私募淡水泉获发香港“证券交易”、“就证券提供意见”以及“提供资产管理”三项牌照,营业地址位于香港中环。
    尽管淡水泉不是初涉海外资本市场,但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接轨加速,“走出去”是国内私募基金主动适应的一大趋势。朝阳永续首席运营官张子冰表示:“近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内地阳光私募开始在海外设立对冲基金,并获得了不错的业绩。”
    不过,在海外活跃的私募对冲基金产品业绩没有常胜将军。由于今年市场环境平淡,超过半数的产品未能实现正收益。
勇于进军海外
    在淡水泉落户香港之后,业内推测,将有更多内地私募基金进行效仿从而落户香港。
    淡水泉北京首席风控官刘忠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淡水泉早在2007年便在新加坡拿下投资顾问的牌照,进军海外市场,之后公司决定将海外的发展重心移向中国香港,今年香港这边的牌照也下来了。
    “尽管我们对于海外市场及内地市场两条产品线并无主次之分,但现在内地市场管理的资金规模比较大。相对而言,内地市场以个人客户为主,海外市场则是以机构投资者、FOF及Family Office为主。国内的投资人会逐步走向国际化,我们之所以在早期便着手做这些主要是希望以后能搭起国内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的桥梁。”刘忠海说。
    这不是阳光私募走向海外市场的孤例。记者粗略统计,包括淡水泉、从容投资、景林资产、天马投资、柏恩投资、明达资产、晓扬投资等超过10家的阳光私募已经将业务拓展到海外市场,其中,部分私募基金在海外市场投放的精力已经超过内地市场。
    此前,保得利信誉通集团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黄文鸿表示,2011年大概会有10家中国私募到海外设立对冲基金。在过去的2-3年里,经保得利协助发行的对冲基金至少有10家,平均每家的规模均超过1亿美元。作为亚洲最大的、协助设立对冲基金的独立信托企业,保得利信誉通已经将中国设定为未来数年内的主要市场。
    “香港市场投资环境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其交易工具的多样性,规则制度的完善与成熟也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对冲基金在香港市场业绩往往更具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原因。”张子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参与香港市场不一定都是通过阳光化的方式,有私募收集国内客户资产在香港运作,也有海外机构拿资金给国内机构来运作,他们共同看中的是香港市场的投资环境。”
    今年年初,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针对阳光私募进军海外市场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国内阳光私募参与香港市场投资的占比为38.3%。研究员彭晓武告诉记者:“这个比重实际上是指阳光私募管理人从事香港市场投资的占比,对于在香港创立对冲基金的意向,约1/3的国内私募表示有相关的计划和安排。”
成绩可圈可点
    2010年是个好光景,13只国内私募海外对冲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为12.35%,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5.32%的水平。其中,睿信ABH海外基金、锦宏中国价值基金和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分别以45.30%、40.57%和22.78%的年度回报率位列前三甲。
 今年的市场环境平淡,出海的私募基金似乎没有去年那般好运气。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私募产品未能实现正收益,排名倒数第一的是中国龙动力,该产品今年跌幅已超过10%。截至5月31日,在国内私募海外对冲基金今年的业绩榜单上,排名第一位的是梵晟宏观策略,产品成立于去年12月1日,今年以来,已实现26.99%的上涨,而同期恒生指数下跌0.32%。位列第二的是国元多策略,产品年初至今已获得11.15%的收益率。
 短期表现虽然不佳,但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国内私募海外对冲基金的表现依然不俗。“第一只国内投资顾问的对冲基金出现在香港距今已经有8年的历史,其间,恒生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1.96%,而对冲基金整体的年均回报率则为19.54%。”私募排排网研究人士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睿信ABH,产品成立于2007年7月,近三年的回报已经达到132.94%,同期恒生指数的跌幅为6.40%。

观察
走出去是大势所趋首选香港市场试水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出海,开设国际板,这些都表明国内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接轨在加速,也意味着国内私募基金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少数国内私募基金已经预见到这一大方向并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将战场开拓到香港市场正是重要的一步。
    张子冰认为:“有实力的私募越来越把视野放到全球资本市场上,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A股市场,有助于他们对冲A股的风险,利于他们在全球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吸引国际的客户这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是件好事。同时,把视野扩大,执行蓝海战略,可以避免红海的白热化竞争,在全球市场,可以找到更多的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
    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谢柳毅早在2006年便在香港操作对冲基金。他告诉记者:“那时刚刚经历了金融危机,我们认为海外市场估值低,具备很好的投资机会,香港市场体制也比较完善。虽然主要目的是挣钱,但当时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的。近几年有些私募基金迈向海外的时点并不是很好,或许也不太适应有做空机制的市场,业绩并不尽如人意,这可能影响到内地私募进一步走出去的打算。但不管怎样,走出去,向海外学习都是必然的趋势。”
    深圳市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晓阳甚至表示,即便股指期货对私募开放,国内市场的政策环境仍然对天马资产没有吸引力。“一直以来,国内产品都只是尝试性的,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当然,也有一些私募人士更倾向于选择专注内地市场。北京一家大型私募基金市场部总经理就向记者表示:“我们并没有发行海外基金的计划,主要是想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以实现绝对回报。”(杨卓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