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冠农股份高价买矿三独董集体投弃权票

作者:郝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6-17 22:08:25

摘要:冠农股份高价买矿三独董集体投弃权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一向被视为花瓶角色的独立董事发威了:6月14日,冠农股份的三位独立董事对于4000万收购吐鲁番昊鑫矿业的议案齐齐投出了弃权票,其中独立董事马洁对于其他两项的增资议题也投出了弃权票,据了解,马洁因公出差未能出席本次会议,而是委托另一位独董王新安投票,虽然三独董齐齐发难,但在九人董事会中仍是少数席位,三项议题均顺利通过了表决。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矿的规模很小且收购价格偏高,目前采矿许可行将到期,而安全生产许可证尚未取得,收购恐藏隐忧所以引起独董集体发难。记者还发现,昊鑫矿业自成立以来并未连续生产,成立九年间股权七次腾挪,背后藏有什么玄机?
溢价90%购金矿
    来看一下三位独董的弃权理由:马洁建议对于收购事宜进行更充分的讨论和论证,王新安的理由是无法判定定价的公允性,何云对于被收购方财务报表数据的异常变动存有疑虑,对于未来的收益存疑虑。
    记者6月16日联络了冠农股份董秘办,证券事务代表陈莉表示:“这次董事会我并未参加,对于一些细节并不是很清楚,但对于昊鑫矿业的投资是从今年年初开始讨论的,去年是做了一些前期的调研工作,才初步确定了下来,价格应该说不是很高,至于独董对于财报的疑虑,相信是针对第三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她同时亦承认矿业公司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就在收购之前的两个月,昊鑫矿业进行了一次增资扩股,股东刘福成增加1312万元人民币,傅建忠增加注册资本984万元人民币,陆伟岗增加了984万元人民币,变更后公司注册资本3300万元,而根据审计报告,截至2011年4月30日,三位股东分别欠公司992万、566万和639万,三名股东共计欠付款项2400万元。
    “收购款项就是直接支付给昊鑫矿业,作为抵偿三名股东对昊鑫的欠款,剩余的款项支付给三名股东。”陈莉表示。记者发现,2002年末最初成立时的股东是任泽宏、任今明、杨洪成三人,而在2005年10月的第四次股权转让后,大股东任泽宏已经完全退出,而由马子玉和马子军两人持股,2007年4月3日,马子玉和马子军将全部股权转让给了刘福成。离奇的是,仅仅时隔六日,刘福成又将60%的股权对半又转回给了他们,而在2008年5月的第七次股权转让,马子玉和马子军将股权分别转让给了上文的傅建忠和陆伟岗,再度退出。
    经过几轮增资之后,昊鑫矿业的账面资产净值为1975.59万元,而评估后净资产变为3786.28万,增值率91.65%,增值最大的部分就是作为无形资产的采矿权。“矿确实不是很大,这个矿生产各方面的条件不是很好,成立了很多年,股东也是经常换,至于资金的原因吧,没有连续正常生产经营过。你说的股权转让的事情我们也不太清楚原因,现在的大股东是刘福成。我们现在已经派了人过去,目前是公司的一个矿业办在负责,未来各种设备都要进行改造,改造完成之后才能拿到那个安全生产许可证,这个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还有采矿权年底到期要交费,之前很多年他们都交过了。”陈莉坦承。当记者询问除了首期的4000万外,后续预计还要投入多少资金时,陈莉表示:要看勘探的情况而定,但“应该数目不会很大,还是会用自有资金”。
购钒业遭夭折
    陈莉对于独董的反对声音显得并不担心,“无需股东大会通过,已经着手在做了。”而恰在一年多以前,冠农股份还曾经洽购广西中电钒业,当时的价码是3亿之巨,而在种种评估审计工作展开之后,却神秘夭折无疾而终。
    2010年2月4日,冠农股份拟收购上海格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电绿科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中电钒业30%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3亿元,而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电钒业的净资产约为1亿元,且并未产生利润,3亿的收购价已是溢价相当高。
    “后来是因为我们大股东对价格不满意,确实比较高,而他们的股东可能觉得值这个价格不肯让步,所以就一直拖。现在这个钒业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并不清楚,和我们还有一些未尽手续没有办完。”陈莉指出。
    而在2010年末,公司拟以不超过800万对新疆和静县红扎地区进行金矿勘查。“目前只是前期勘查阶段,如果情况好,就可能继续投,如果不好就不再继续。”陈莉表示。如此对矿业开采情有独钟或许是源于公司果蔬产业的亏损。
    “去年冠农果蔬亏损了8000多万,整个行业不好做。”陈莉无奈表示。2010年,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取得了53.8%的增长,但净利润却仅有500多万,大幅下滑83%,子公司冠农果蔬实际上是资不抵债状态。这也直接导致了马洁在冠农果蔬出资5000万设立子公司议题上再投弃权票。“我们原本在南疆有一条生产线,但因为种种原因,政府当时的承诺和种植原料供养跟不上,所以亏损,我们现在要搬迁过来,并且计划再开一条新的生产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