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姚博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9-01-10 22:09:00

摘要: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姚博海 上海报道

    方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黄小萌,来上海打拼四年多的都市白领;山口雅志,经常往返于大阪和上海之间的日本商人。他们就像所有的上海人一样,每天生活在这块忙碌的土地上。即将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跟他们没有太多的牵扯,然而有一天,等他们放慢脚步,才发现脚下的这座城市,正在因为世博会而悄然改变。
呼吸新的空气
    12月17日,方昆与他的家人一同见证了世博会500天倒计时这个历史瞬间。与许许多多土生土长的上海家庭一样,500天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标志,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城市化生活的到来。
    方昆永远都不会忘记印象中的老上海:在高楼林立的街道边,弄堂里的积水始终淤积着,遇到大雨,陈旧的房子还会变形。40多平方米的老房里,祖孙三代共处一室。每到夏天,大人和孩子共居一室,中间只能拉一道布帘,没用过抽水马桶,睡阁楼,烧煤饼,在小阳台上洗浴,孩子的哭叫声、蚊虫的飞舞声都会夹杂着汗水味伴人入梦……
    “我现在终于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了。”对于方昆一家来说,曾经居住的黄浦区老城将会永久地成为一个历史。就在上海申博成功那天,方昆一家接到通知,将在政府的帮助下迁入新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希望”。
    尽管方昆现在住的地方稍微有点“偏”,但伴随着居民的大量入住,一批大卖场、便利店、菜场、邮局、卫生中心以及通往市区的专线公交车已经陆续开张运营,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也已经开学。“每天可以开着窗户闻一闻花草的味道,到小区的花园里晒一晒阳光,这样的生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生活。”
改变就在身边
    世博会为上海增加了近10万个就业机会,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身在旅游公司工作的黄小萌很看好即将到来的这个机遇。“世博会要在184天内接待7000万人次,甚至要超过7000万人次,这个数量是惊人的,而由此产生的利益更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策划一些与世博有关的旅游主题,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里,我们有关世博旅游的前期宣传铺垫也已经展开。”
    来到上海四年的黄小萌,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上海的变化。“就在这几年间,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四号线、六号线、八号线、九号线地铁都会陆续开通。”高峰期轨道交通人群的大量分流让黄小萌颇为感慨,这也意味着当年无序乘车现象愈发少见。
    除此之外,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绿化设施也同样让黄小萌感受着不一样的上海。“整天看着钢筋水泥特别压抑。但是这几年市政府相继建成了延安中路绿地、太平桥绿地、广场公园三期、徐家汇公园三期、世博林绿地等近250块大型开放式生态景观绿地……还要针对上海城市特点,见缝插针地多建些面积不大的公共绿地,保证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一个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以供休闲娱乐……这些都让人们感到心情更加舒畅。”
在上海安“家”
    对于山口雅志来说,与大阪相比,上海更像是自己的第二家乡。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往返两地的他对上海的城市建设速度惊叹不已。
    12月20日,山口雅志乘坐了东航新增的国际航班来到熟悉的虹桥机场,而这6条新增航线正是上海为应对2010年世博会客流高峰新增的。“从浦东机场到上海市郊这30公里的旅途仅仅用了8分钟就抵达了,当然这要归功于梦幻般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优势。”第一次乘坐磁悬浮时,山口雅志就不无惊叹地赞许道:“用磁力悬浮起来的列车运行起来让人感到了漂浮的独特感觉,眼前的风景一刹那就消失在了身后。我这时候才想起来,把屏幕上显示的458公里/小时的时速用DV拍下来留念。”山口雅志不无惊叹地表示。而高速磁悬浮列车上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更是让山口雅志发出感慨:“这列车的座位价格是50元,相当于750日元,但是我发现车内竟然几乎没有空位子。他们有些是全家一起旅行,有些则是商务出行,列车上的服务员也很漂亮。你可以完全感受到这种出行方式已经为中国的普通市民所认同。”
    喜欢都市生活的山口雅志已经决定在上海建立自己第二个“家”,而让他最终下定决心的就是上海“日益周到的人性化”。机场内能够取阅的多语种上海地图、地铁自动售票机外附设的纸币兑换硬币的兑换机、各类场馆内日趋健全的残障人士便利设施、无需插卡或投币就可以直接拨通“110”的公用电话、由志愿者24小时提供多语种服务的报警求助热线……这一切的耳闻目睹,令挑剔的山口雅志也愈发爱上了上海。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