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成都:打造水润休闲之都

作者:朱光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9-01-10 22:10:00

摘要:成都:打造水润休闲之都

成都:打造水润休闲之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当中国的城市不再攀比摩天大厦时,这个城市才是真的属于全体市民的城市,发展理念才是真的实现了跨越。”很多年前,一位外国城市规划专家对中国城市提出了这样的忠告。如今,外国专家的忠告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所认同与接受。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成都就是这一城市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水润休闲成都正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发展缩影。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在成都看来,不仅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成都宜居城市建设成果的平台,更是一次大力推进休闲之都建设的伟大历史契机。
世博再造活水公园
    很长一段时间,提起成都,人们想到更多的往往是四川火锅、成都小吃。近两年,成都又打出了新的城市品牌宣传口号: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句口号诉求的背后则是成都迷人的风景、宜人的气候与舒适的生活。然而,成都的水则恰恰是这个品牌理念背后的强有力支撑。
    成都虽然不像上海、天津等城市那样,有穿城而过的主干河流,但城区内也有锦江等众多婉约的小河滋润着这座城市。而令成都人更为自豪的是,成都人天生与水结缘,很早就有岷江大禹治水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美好历史渊源。
    如今,成都人早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人工治水”。1998年,成都便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天然、环保生态的人工湿地活水公园,让锦江水自然净化处理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公园内,水流潺潺,经过厌氧池、兼氧池、植物塘、养鱼塘等多道水净化系统后,涓涓细流顿时由浊变清。园内喷泉、雕塑、水草、鱼虫巧妙融合,人在园中漫步、鱼在水中嬉戏、鸟在枝头欢叫,人与自然的美妙和谐俨然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今天,成都人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上海世博会上按1:1的比例复制活水公园。
    2008年4月,上海世博局等各级组织正式批准成都活水公园的实物建设入选世博会。成都市会展办主任陈琳向记者表示,在世博会上建设的活水公园将依据成都活水公园的原型进行整体复制,总占地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为2000平方米。陈琳对此比喻道,两个活水公园就像一对双胞胎,一草一木都很相似,一定要给游客一种仿佛置身成都的感觉。
    据记者了解,近期,成都市政府已经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了多次会议,就成都馆在世博会期间的建设工作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成都展区既要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杜甫草堂、蜀锦等特色元素外,还要在现代成都的休闲宜居、城乡统筹等建设成果方面有所体现。“其实,还是要让大家知道,成都不仅仅是一座休闲之都。”成都市政府一位相关负责人说道。
环保助力休闲之都
    要想打造休闲、宜居的城市,建设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显得尤为重要,成都人对此更有重担在肩的责任。其实,成都活水公园的建设还仅仅是一个“微缩景观”,而一场更为浩大的环保整治早已在“大成都”范围内展开。尤其是对城市水环境的整治,改观效果异常明显。如昔日少人问津的锦江思蜀园如今已是恋人聚会、拍摄婚纱照的浪漫之地。
    由于活水公园的成功实践,使成都建设人工湿地系统的推广走上了快车道,锦江府南河与沙河的治理工作成效十分显著,而污染最为严重的凤凰河二沟的成功整治显然更具有推广价值。前两年,那里的水都臭得要命,后来,市政府经过借鉴活水公园的处理方式对该河段进行了系统改造,并采用快速渗入处污、人工湿地处污的工程技术,利用现有植物与沙石对污染的水质进行多次净化。2007年,凤凰河二沟工程成功告竣,困扰多年的水污染问题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控制。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08年底,成都对城市各范围内的40多条小流域进行了截污、防洪、生态修复等多项集中整治,同时还完成了50多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治理效果明显。“可以说,成都水环境的治理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这位负责人自豪地说。据透露,成都规划在未来的10年内,还将建设“青龙湖湿地”、“西湖湿地”、“北湖湿地”和“南湖湿地”等十大湿地系统,建设面积高达7万亩。
    今年4月,成都迎来了一场国际休闲产业盛会,休闲体育、休闲旅游、休闲娱乐同时在成都引爆。如果说成都举办的这次休闲产业盛会只是成都打造休闲之都的一次小测验的话,那么,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显然就是成都的一次大考。在这个国际性的考场上,如何将休闲之都推向全世界,则更值得人们期待。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