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2009:能否实现与绿营第一次握手

作者:王义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6 21:46:00

摘要:2009:能否实现与绿营第一次握手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义伟

两岸关系的三个特点
    2008年12月23日晚7时20分,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抵达台北动物园的新家。
    男生团团先到,一出笼即快步走到栏舍的墙角撒尿。动物园职员解释,公熊猫有领域性,到一个新环境,要留下自己的气味,宣示主权。随后,团团开始好奇地探索栏舍,不停地逛逛、闻闻,又一度爬到笼舍上方,最后爬上攀爬架观察环境。之后女生圆圆也大驾光临,相比较于团团的小心翼翼,圆圆显得大方许多,栏舍门一打开,它立即大摇大摆走进去,嘴里咬着一块苹果开始探索新居。团团见状,立刻跟在圆圆身后,还不时用鼻子闻圆圆的屁股。在旁观看的记者笑说,团团果然是圆圆的跟屁虫。
    这是台湾媒体报道的团团、圆圆抵台的精彩一幕。事实上,23日整整一天,包括此前的很长时间,这一对大熊猫一直是台湾媒体热捧的明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欢迎这一对大熊猫。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期间,绿营发动了各种抗议活动,其中的一幕场景就是数名壮汉举起一个被黑漆涂得面目全非的熊猫像,并不断以木棍刺戳。而就在熊猫抵台的时候,就有民进党“立委”公开表示拒绝观赏,连家人也不会前往动物园观赏。
    对待熊猫的不同态度,折射出2008年两岸关系的三个最显著的特点:握手、交手、招手。大陆与岛内台上的蓝营,是握手、拥抱、紧密合作;岛内的蓝营与绿营,是交手、对立,一度大打出手,绿营则通过与蓝营的交手和大陆过招;而大陆方面对待绿营呢,是招手,打招呼,希望能与绿营有一个接触,而绿营则恶言相向、拳脚相向。
    大陆方面最近的一次对绿营招手,是在不久前结束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表示,大陆方面注意到,有些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发展一时还心存疑虑。对此,大陆理解体谅,愿意坦诚以待,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加强交流沟通,并采取积极措施,使台湾同胞都享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增强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信心。
    贾庆林主席的呼吁非常诚恳,这也不是大陆方面第一次发出这样的呼吁。问题是,2008年的绿营在两岸关系这个问题上,像着了魔一样横冲直撞。不少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绿营的行为太反常了,简直没救了。
    但是无论如何,绿营的问题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两岸经贸关系因为三通的实现步入快车道之后,两岸政治关系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绿营的态度至关重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绿营在2008年有诸多强烈反对大陆的言行,大陆方面不但没有动怒,反而更加有耐心,一直在招手,态度一直很诚恳。这方面,贾庆林主席的表态可为佐证。这一点,颇耐人寻味。
    因此,当我们总结2008年两岸交流的大进展、大进步,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时,大陆方面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与绿营的第一次公开、正式的接触,实现第一次握手,令人期待。
    这应该算作是2009年两岸关系的第一大猜想。
    这里面有不确定因素,也有正面的促进因素。


绿营躁动能多久
    绿营躁动能多久?这是大陆能否与绿营实现握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008年,是绿营反大陆最激烈的一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绿营就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从开幕式一直挑到闭幕式。等到毒奶粉事件爆发,绿营抓到了一个可以直接攻击大陆的靶子,言辞越来越难听。
    再到陈云林访台,绿营开始付诸行动。陈云林还没到,“台独”团体“台湾北社”就号召支持者用鸡蛋袭击陈云林,并提供奖金,打到脸给1000元新台币,击中身体也有200元。陈云林到台湾之后,绿营的各种抗议如影随形,最后竟然将参加宴会的陈云林一行围困在酒店长达8个小时。这期间,台北街头两派对立、棍棒齐飞,上百名警察和民众受伤。绿营的围攻是如此的强悍,以至于大陆代表团的某位代表,竟然在短短5天之内瘦了3公斤。陈云林离开台湾的时候,某一家“台独”色彩浓厚的报纸,竟然借用毛泽东的诗句“纸船明烛照天烧”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站在2008年的岁末回顾这一桩桩往事,笔者更愿意将绿营的恶言恶行概括成一种特殊背景下的躁动。因为对于绿营来说,2008年实在是很不顺:先是3月份“大选”失败,接着8月份北京举办奥运会,然后是陈云林访台,陈水扁洗钱案爆发,每一件事情,无论是大陆的还是台湾的,无论是蓝营的还是绿营的,都让绿营不顺心,对大陆的怨气、怒气也逐渐累积升高。
    笔者研判,到2009年,绿营的躁动,尤其是对大陆的敌意,应该会降低。原因有三:第一,绿营的躁动爆发力强,持续性差,这是客观规律。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至少几年之内,绿营不可能再像2008年那样在台湾街头搞出那么大的动静。第二,2008年的一些事情,比如台湾“大选”、北京奥运、熊猫来台等,过去了就过去了,抗争的理由也跟着过去了,2009年这一年,相对要平静一些。第三,绿营在台北街头叫板陈云林的时候,陈云林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用一句“我听到了看到了”,以柔克刚,这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绿营再度走上街头的动力。


蓝绿相斗何时休
    不久前,笔者应邀到凤凰卫视参加“一虎一席谈”节目的录制,那一期的主题是“陈水扁会不会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对阵双方壁垒分明:来自台湾蓝营的前新党主席谢启大等人,还有通过电话连线参与讨论的国民党“立委”、揭弊英雄邱毅,对陈水扁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态度;而来自大陆的三个人,则一致认为马英九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特赦陈水扁,以弥补台湾社会的裂痕。双方争论到激烈处,声调越来越高、情绪越来越急,谢启大甚至当场拍了桌子。
    在北京的节目录制现场尚且如此,台湾岛内的蓝绿对立更是水火不容。
    陈云林访台期间,绿营不但走上街头抗议,对执政蓝营的批判、攻击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马英九有)蓝委为羽翼,有检警调为利牙,有蓝媒名嘴为鹰犬,包山包海、无法无天,黑的变成白的,滥权也变成执法。”类似的词语充斥着绿营媒体的版面。
    而在如何对待陈水扁一家洗钱案上,蓝绿的对立也很激烈。邱毅紧紧咬住陈水扁不放,一路追踪,最近还要告发审理陈水扁案的法官,而绿营的支持者干脆在街头扯下邱毅的假发,当场羞辱他。
    岛内蓝绿阵营的对立,不但对岛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种伤害,也不利于大陆与绿营展开对话、沟通。
    具体到2009年,蓝绿之间的裂痕虽然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全抹平,但是有没有可能创造出某种氛围,以便于大陆与绿营的接触,值得观察。


 绿营内部存变数
    影响大陆与绿营接触的另一个变数,在于民进党的未来发展方向。具体一点说,未来的民进党,是一个“台独”阴魂不散、陈水扁继续拥有相当影响力的党,还是走出一片新天地、意图在两岸关系上有积极作为的民进党。
    在陈水扁家族洗钱案爆发之后,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人乐观地预计,民进党的陈水扁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蔡英文时代。
    现在看,下这样的结论有点为时过早。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时至今日,已经成为被告、可能会被判处重刑的陈水扁,对民进党仍然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有媒体将陈水扁比喻为民进党的生父,将蔡英文比喻为民进党的养母,将民进党比喻为一辆汽车,两个人进行的是一场生父与养母争夺汽车的斗争。这辆汽车,“台独建国”是发动机,长老教会及基本教义派是底盘及轮轴,县市长、“立委”、县市“议员”及地方党工则是轮子;以上这些零部件全部被陈水扁所掌握。蔡英文虽是这部拼装车的驾驶员,但发动机、底盘、轮轴、车轮都不是她能操控得了的。
    一般常理是人开汽车,但民进党这部车则早已成精,成了汽车开人。前主席许信良、施明德身为驾驶员,不听车子的话,先后从驾驶座上摔了下来。蔡英文初掌民进党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是一位技术不错的驾驶员,可将民进党这部车子开往没有陈水扁的时代。谁料想,这部车子的发动机、底盘、轮轴及轮子皆有陈水扁的鬼魂附体,它们已对蔡英文的路线很不耐烦了。
    陈水扁在被无保释放之后,已经发出了重回民进党的信号,扁蔡斗争的新一波高潮即将展开。
    可以预料,如果陈水扁在民进党内部重新树立权威,那么大陆和绿营接触、握手的基础将荡然无存;如果蔡英文能够渐渐消除陈水扁的影响,大陆和绿营的关系,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