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下的全球金融动荡
笔夫
“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斯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怆伤心者矣!”面对东瀛日本的滔天巨祸,笔夫的心情只能用南朝文人这一著名的悲天赋句来抒发。
3月11日,由地震引起的强烈海啸瞬间吞没了日本东北部岩手、宫城、福岛等七县沿海,所到之处,一切皆毁。现代史上人类可以记录的最强烈地震,被海啸传播后其空间破坏力成倍放大,再经核反应堆爆炸后,其时间影响被无限期拉长——这就是笔夫对于日本大地震影响的粗略评估。
日本国力
可以注意到的细节是,日本位于宫城县一个空军基地的28架最精锐的F-2战机也无一幸免地被海水淹没。这看来令人难以置信,F-2战机是全球除美国F-22战机之外最为昂贵的战机,每架造价近1亿美元,是第三代战机中唯一装配有相控阵雷达的战机。如此高价值目标,并且处于最高警戒级别、具备最高机动性的目标均毁于一旦,证明海啸所到之处的任何高价值目标均已被无情摧毁。作为全球最密集的工业区域,地震对全球产业链、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动荡是显而易见的。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回忆说,发生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是压倒前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1985年的确是前苏联国运的高峰,其后其国力式微,直到解体。可以说,没有任何其它的自然灾害能像核事故一样更容易引起政治纷争。德国政府已经迫于压力关闭了1975年以后建设的数台核电机组,在其它欧洲国家,要求关闭核电站的游行示威活动仍在继续。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后,这个核电大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没有建设新的核电站。直到两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后,事情才出现了一点转机,而这次事故不知会不会中止这一新的进程。
日本核电占这个国家总发电量的33%,在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后,日本共关闭了全国11台发电机组。与任何其它的电力生产不同,核电站的关闭在短期内具有不可逆性,任何匆忙恢复生产的举动均会导致政治反弹。为此,日本企业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不得不忍受缺电的状况,这将对未来一段时间产业的恢复和重建产生巨大障碍。日本是全球重要的钢铁、重化工、电子、汽车的主要生产国,没有充足电力的支持,这些产业必定遭受到影响。震后,日本这个巨大的经济体将不得不从传统能源中得到补充,全球原油、煤炭的价格长期仍会出现上涨。
金融海啸
日本重建所需的资金无法从信贷渠道获得满足,日本央行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改变年度信贷总量。为此,政府将不得不为重建而大幅举债。这为这个负债总额两倍于其GDP的国家出了一个新的难题。随着日本债务规模的扩大,其融资成本将会不得不向上攀升,其主权债将面临重要考验。全球投资者一直对于日本债务问题心存疑虑,但是由于这个国家几十年来一直高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其企业优异的赢利能力和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规模使得投资者往往忽略了其债务问题的某些方面。而此次强烈地震可能会摧毁人们对于其债务的额外加分印象,未来几年,其债务问题可能一触即发。未来,日本债务将会与欧洲主权债、中国地方债加铁路债一起构成全球危机债务的铁三角。有这三个问题的存在,全球经济将很不轻松。
日元在地震后出现猛烈上扬,其对美元的价格一度攀升至自二战以来的最高值76.6。事实上,1995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日元价格也曾出现大幅攀升。一个通行的解释是,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日本企业、政府、个人特别保险公司大量从全球各地汇回日元,在结算过程中推动日元买盘增加所致。这个过程将不会持久,从中长期来看,日元将会与债券价格一起步入下跌趋势。
日本经济问题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不一而足。1995年,可怜的英国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就因为持有大量日经股市期货多头头寸而遭到毁灭。那一次,日经指数跌幅高达22%。但是,由于重建的拉动,其股市随后展开了离奇的上扬,从14000多点涨至22000点,这一高点也成为迄今为止的最高点。事过境迁,很多事情已经无法与当年进行类比。可以预见的是,不会再有银行因为这次灾害而破产,但是日本股市所要承受的痛将会更为持久。核辐射将会像一个噩梦一样持久在日本上空徘徊,东京、仙台和北海道将不会是全球心仪的旅行目的地,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芯片工业将会乘机蚕食夏普和松下的份额,其汽车工厂不得不将更多的产能转移到海外,而中国钢铁厂商将会帮助弥补日本留下的空白,美国企业将会因为失去一个咄咄逼人的高端产品竞争者而松一口气。
幸运的话,日经股市在灾后重建展开后理应展开反弹,但是其力度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大环境。如果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普遍的大上升周期,这将有助于灾后重建产生正向引导力。相反,如果全球经济遭遇意外,灾后重建机会将反而转化为日本社会新的负担。
中国股市、大宗商品
日本地震几乎粉碎了中国股市多头的最后梦想,3000点已经成为上证指数短期内的巨大屏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所出现的任何经济不确定性,都将会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负面效应,中国经济无法回避日本因素的影响。在局势出现明确稳定信号之前,下周A股如果不出现加速下滑的情形已是相当的幸运。笔夫上周提醒大家,反弹至3000点之上,是出逃的良机。本周曾有两次相当接近这一点位,但我估计乐观的投资者不会舍弃心中的牛市梦想。
地震还会局部改变大宗商品的运行路径。中期来看,日本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将会扩大对于资源品的需求。但是在重建工作真正展开之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承受压力。由于包括日本和德国在内的核电机组停产,对发电用燃料油需求无疑会加大。但是由于日本的炼油厂已经出现设备受损导致停产现象,需求上升将会需要一段时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是确定无疑的。
同时,当全球关注的目光集中在日本这块狭小的土地上时,中东的热度再次升温。巴林的警察与示威者发生严重冲突,中东第一产油大国沙特迅速介入。同时,利比亚局势再次逆转,卡扎菲政府军再次翻盘,似乎控制了局势。但是卡扎菲的胜利恰恰是其国家的失败,它预示着内战的长期化。中东北非问题今后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由地缘政治引起的真正的油价疯狂还未到来,而对于避险的需求仍将在未来两个月支撑金价。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