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加息存准率上调预期强

作者:杨中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11 20:11:43

摘要:加息存准率上调预期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中华 北京报道

   3月11日上午,在“两会”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国民经济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成功复苏后,通货膨胀也有所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利率政策肯定会是一个需要运用的重要工具。任何金融政策工具都可能有负面的影响,可能会使资本流入有所加大。但是,如果经过比较权衡后,利大于弊,那还是需要使用的。在当前来讲,利率政策还是一个重点需要使用的一项工具。
    同日上午,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增4.9%,PPI同比上涨7.2%。2月份CPI增幅超预期,加大了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当日两市尾盘也快速跳水,临近收盘时沪指跌幅超20点。市场人士预测周末加息的可能性加大。
    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下称:存准率)在连续上调8次后,大型金融机构已经达到19.5%的历史新高,央行会否再上调存准率也成为两会金融业代表热议的话题,而市场对存准率再上调的预期也非常强烈。
存款准备金的天花板?
    曾任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的吴晓灵3月7日表示,尽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9.5%,但还未达到极限,存准率依然存在上调的空间。银行的资金紧张,主要原因则是源于贷款预期和信贷规模的约束。她还认为,央行按照1.62%的利率向商业银行支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息,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存款的利率成本。
    而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和行长李礼辉则一致认为,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已经没有上调的空间。肖钢坦言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中小金融机构可能更困难。
    而中国建设银行赵庆明则认为,如果按照边际,存准率能够达到100%。这样的话,存准率是没有天花板的。
    赵庆明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上调存准率的影响力比较大,由于一些公开市场操作工具有局限,不能将所有商业银行纳入,但存准率则是针对全体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调控工具,因此具有普适性。他认为,如果按照存贷比75%红线计算的话,理论上存准率的最高点为25%。
    还有研究报告分析称,存准率的临界点或是23%。
    肖钢指出,央行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目前中小银行可用的资金已经很紧张了,再次上调,很多中小银行就可能面临生存的困难。上海农商行董事长胡平西也表示出对再次上调存准率的担忧。
存准率再上调预期强烈 
    3月2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1月外汇占款达到了5016.48亿元,环比增长了24%,仅次于2010年10月份历史次高点的5190.47亿元。
    南京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新增外汇占款已经连续两个月大幅增长,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在有效管理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目标下,无疑增加了央行流动性调控的难度。
    在新增外汇占款之外,有数据显示,3月份市场到期资金达到了6870亿元,而4月份也将达到5030亿元。
    面对市场资金的充裕,央行每周两次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3月8日,央行在地量发行一年期央票的同时,还实施了1100亿的28天正回购。3月10日,央行又发行了320亿的3个月央票,同时进行了720亿元的91天正回购。相对于央票回笼资金的难度,正回购则出现了放量的迹象。
    南京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面对外汇占款的增加,3月份的市场到期资金量6870亿元,而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又限制了央票回笼的功能,面对这样的局面,3月份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成为必然选择。
    面对存准率的上调预期,中金公司在报告中也指出,3月份法定存准率上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东海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李文分析,存准率的上调空间依然存在,未来预期也比较强烈。是否上调,还得观察2月份的信贷数据增长情况,以及M2等指标的走势,不仅仅是外汇占款和市场资金到期量的增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