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光大拟H股上市补资本 定价考虑股东利益

作者:杨中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5 21:17:40

摘要:光大拟H股上市补资本 定价考虑股东利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中华 北京报道

   2月18日,刚刚在A股上市的光大银行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发行H股在香港上市的议案。
    议案中,拟向境外投资者通过公开发行以及国际配售的方式发行不超过120亿股H股,其中初始发行规模不超过105亿股,授予簿记管理人超额配售权不超过15亿股。
    一位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说道,光大银行香港上市计划在2011年年内完成,具体时间将根据监管部门的审批情况和香港资本市场发行窗口情况,择机完成H股发行上市。如果能够完成H股上市,那么光大银行也就成为国内第九家A+H上市的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的掌舵人唐双宁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道,光大银行登陆香港,并且未来将会在香港建立一家分行,都是光大集团要走出去的战略部署。
需补充资本
    2010年,作为最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在7月份同步登陆A股和H股市场。不久之后,光大银行也开始了其登陆A股市场的进程。光大银行原定发行100亿股,最终受到市场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影响,缩减到了70亿股。
    光大银行原本想通过A股市场进行资本补充,但因市场环境不佳,资本需求并未完全得到解决。
    进入2011年,监管层将要推行的强化版中国“巴Ⅲ”也已经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复,进一步地强化了商业银行资本要求。
    在过去的2011年的两个月,有不少商业银行提出再融资的需求。
    一位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认为,光大银行此次H股发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伴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实施,我国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不断提升,通过发行H股,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根据光大银行业绩公告,截至2010年9月末,光大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99%,资本充足率11.94%。资本充足率能够满足银监会设置的中小商业银行10%的资本充足率,而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则低于同行业水平。
    据国信证券测算,在不同价格和不同发行规模上,光大银行此次发行H股之后,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会在11%-12%之间,在上市银行中几乎处于最高水平。
定价考虑股东利益
    2月20日光大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光大银行将在充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投资者接受能力以及发行风险等情况下,根据国际惯例,通过订单需求和簿记建档,根据发行时国内外资本市场情况、参照同类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估值水平确定。
    在目前A+H两地上市的8家商业银行中,H股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商业银行达到了7家,都存在着H股对A股的溢价。只有中信银行A股价格稍微高于H股价格。
    在2月24日收盘之后,有7家商业银行A股对H股存在负溢价,农业银行为-20.09%,中国银行-6.01%,工商银行-14.95%,建设银行-15.15%,民生银行-12.95%,交通银行-14.22%,招商银行-19.21%,只有中信银行A股对H股溢价为23.91%。
    有分析指出,由于在香港市场内地银行股的稀缺,可能会给光大银行带来更大的溢价空间。而去年重庆农商行在香港上市时,获得了数倍的超额认购。
    根据长江证券分析报告的测算,由于目前光大银行的发行价还未确定,根据银行H股相对于A股平均溢价率12%来测算的话,那么光大银行这次融资将会达到534亿元。此次融资后将能够提高光大银行资本充足率5个百分点,并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而发行H股对股东利益有利,一位资深投行人士指出,相对其目前可选择的境内股权融资方式,如A股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H股发行可有效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又不会增加A股供给,对A股股价冲击最小,特别是在当前国内银行H股股价普遍较A股股价有一定溢价的背景下,是最有利于保护老股东利益的融资途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