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人民币升贬的辩证法

作者:王晓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13 22:24:00

摘要:人民币升贬的辩证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表示,面临全球需求不振,政府应该考虑通过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并增加汇率弹性的方式来帮助出口。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表示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12月1日央行在中美第五次战略对话前夕,人民币兑美元4天跌停;12月3日,国务院在金融“国九条”中提及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
    人民币的高调表演使得外界对于中国打算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的猜测愈加激烈,而人民币贬值是否能够真正的刺激出口?从人民币相对各个币种之间升贬的辩证关系中似乎可以看出端倪。


汇率就是纯利润
    进入12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骤然下行。12月1日创下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记录——下跌156个基点后,人民币兑美元的市场交易价连续数日触及央行规定的单日波动区间下限。已经强势了3年的人民币升值轨道似乎发生了改变。“中国的汇改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只可以单向升值,人民币更应该进入的是一个双向波动的区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汇交易员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而作为出口拉动型经济,汇率政策对于出口的帮助无疑是最为有效和直接的。尤其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现在正处于一年购物中最疯狂的季节里,人民币的短期贬值对于圣诞消费出口的刺激无疑是巨大的。”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进出口贸易问题上,汇率的变化不仅意味着可以拉低商品的报价,增强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带来纯利润的增加。而以汇率变化方式增加贸易利润,也远远要比政府通过动用财政资金上调出口退税来救助出口企业更为直接有效。仅以2008年11月中国出口贸易额为例,11月中国出口额超过1000亿美元,如果人民币贬值为1%,那么企业的结汇收入将增加10亿美元。中国的对外贸易额中有50%-60%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有20%-30%的中国外贸企业采取的是以欧元作为结算方式,欧洲经济的衰退已使欧元在短期内兑人民币贬值了20%。“在2009年上半年,在谁比谁经济坏,谁比谁贬值狠的竞赛中欧元仍处于弱势当中。”中国农业银行外汇交易员张志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因此这部分企业需要提前针对欧元的走软做出适当的调整。


大宗商品可受益
    人民币近期除了相对于美、日以外几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值,若按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计算,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个月中已经升值了8%。这其中包括了众多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加拿大、澳大利亚、拉丁美洲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国近期采取了针对中国的货币贬值行动,中国4万亿刺激计划为这些国家的大宗商品出口提供了市场,虽然人民币相对于这些货币是升值的,但中国与这些大宗商品出口国都从中实现了各自的利益。”
    而作为区域贸易的有益尝试,中国与俄罗斯也在试图使用双边本国货币作为贸易结算方式。现在中俄两国产品贸易的绝大多数合同是以美元结算的,此后贸易双方再各自将美元转化成本国货币,而兑换过程中的汇率损耗则由贸易公司自己承担。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贸易规模,这个在汇率上的损耗总和将是一个庞大数字。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副行长梅利尼科夫·维克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双边贸易中互用本国货币结算,可以提高关于汇率的预测性,从而确保贸易结算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各国为了保证外汇储备量,结算会出现延迟,用双边本币结算的方式尤为可行。”从2006年5月起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公布人民币兑卢布的汇率。在中俄边境地区两国银行也开始了双边本币的结算业务。近日俄罗斯银行协会主席加列金·托苏尼扬也表示,在2009年中俄的双边贸易就将开始使用本币结算。
人民币对中国负责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人民币汇率的每一次变动其背后所牵涉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如果长期处于不稳定之中,将带来外资迅速撤离、邻国竞相贬值货币、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被指责为操纵汇率等困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过美元自由贬值使得自己的外债减少了近1000亿美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币汇率出现上下浮动也应该是自由的。”但她也认为,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同时恶化,各国通缩所引发的支付问题将是国际贸易明年最大的难题。而仅凭汇率不能完全解决。她建议,中国政府可以仿照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双方共同为贸易提供融资的做法,同自己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建立一个“贸易支付基金”。通过政府对基金的操作可以在有效帮助本国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对自己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有效调整。
    1998年中国对东南亚负责,承诺人民币不贬值;2008年中国对美国负责,成为美国国债第一持有国。如今中国面临的是8年来出口首次呈现负增长,这对一个出口占到GDP40%的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关。在“保增长”的关键时刻,人民币需要的是对中国负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