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百家险企排队等牌照

作者:李军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14 22:11:03

摘要:百家险企排队等牌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距离2010年12月27日华汇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汇人寿)拿到监管部门同意筹建的批文不到半个月时间,1月12日,于2010年4月取得筹建资格的山东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山财险)获许开业的批文也下达到了公司。
    “目前保监会接到100多份保险公司筹建申请书,其中多数是由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出面,此外还有一些外资公司。”2010年底,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一次会议上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5号中国保监会大门外的申请者多数都是地方政府、大企业出面的。业内人士由此预计,保险业将迎来新一轮扩容潮,地方性保险公司牌照审批的发放速度在加快,区域性保险公司的全面开花之势将燎原。
主体猛增“百家争鸣”
    2010年12月27日,中国保监会批准了设立华汇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
    自2004年保监会“开闸”发放十多家保险牌照以来,2010年再掀一波扩容潮,统计数据显示,泰山财险、众诚汽车险、锦泰财险、华汇人寿等6家地方保险公司和生命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继获批筹建,保险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1月12日,泰山财险取得开业批文。资料显示,泰山财险由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16家公司发起筹建,注册资本20.3亿元。
    “中国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正处在做大蛋糕的时候,更多保险主体的进入将更有利于更多行业的发展。”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王绪瑾教授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保险公司146家,比2005年增加53家,形成“百家争鸣”之势。
    此外,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正在为一块保险牌照而努力,据吴定富透露,目前递交筹建保险公司的申请已经超过了100多份,其中多数是由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出面,此外还有一些外资公司。
地方筹建险企好处多
    记者注意到,这批在筹或拟筹公司背后的股东多由地方国企作为主力。此前保监会曾多次表示,鼓励有资本实力、战略投资目的和可持续出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大型国企投资保险业,近两年地方国企开始成为保险业资本主力,而当地地方政府则成为强有力的支持者。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性保险公司避免了在外地注册的保险公司从当地吸纳资金,税收可以留在当地,并可根据保险公司低成本融资的特点再投资,进一步盘活资金,增加税收含量和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地方性保险公司也为当地产业资本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省内自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
    “成立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既可以承揽股东业务,把税收沉淀在当地,又可以盘活当地经济,用吸纳而来的巨量保险资金投入当地建设。”某专家如是解释地方保险筹建的冲动。
    记者统计发现,杭州的浙商财险、大连的百年人寿、南京的紫金财险、济南的泰山财险、广州的众诚汽车险、成都的锦泰财险,以及积极筹备中的广州的珠江人寿、郑州的中原财险、南昌的安康人寿、南宁的北部湾财险等,区域性保险公司正成全面开花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性资本对财险公司情有独钟,近年获批筹备的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都是财险公司,而非寿险公司。财险市场的竞争相对没有寿险那么激烈,亏损期也相对短一些。地方国企具备大量的财险投保需求,财险公司可以马上利用国企股东的资源开展业务。
    “2010年上半年,财险行业市场环境和盈利能力迎来2003年以来的一段‘黄金时期’。”中金公司分析师周光如是评论。
    据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财险收入为201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3.5%。
    筹备财险公司的地方性资本显然看到了财险行业的转折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