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毕马威:亚洲建筑业逆市增长 反转全球颓势

作者:郝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07 15:32:02

摘要:毕马威:亚洲建筑业逆市增长 反转全球颓势

本报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15日,毕马威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亚太地区建筑业企业平均利润高于其他地区,对于行业前景最表乐观。该调查访问了140名来自全球25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公司的高管人员,收集他们对业界前景的意见,其中有46%受访者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企业,30%来自亚太区,24%受访者来自美洲的企业。 

亚洲需求领跑全球 

虽然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缓慢,但建筑业的前景仍然强劲。有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由于需求增加、企业拓展新服务范畴 如新能源等领域 或进军其他地区 如中东、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和印度等 的市场,2011年的合同量将有所增加,而亚太区受访者对前景最为乐观。 

调查显示,超过1/3来自亚太区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推出的各种刺激经济方案带来了 “重大” 影响。反观大部分来自欧洲、美洲、中东和非洲的受访者则认为这些措施的作用不大,甚或起不了作用。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Jonathan Downer指出:“亚太区建筑公司正受惠于基建及资源相关的活动,中期展望是正面的。本港建筑业的高管人员当前面对的挑战,就是公司如何能够从中国内地蓬勃发展的建造市场中分一杯羹,以及如何能够在纯粹经营承包领域以外实现业务多样化,藉以提升利润,建立长远可持续发展的业务。” 

而欧美地区的情绪明显悲观:美洲有7%受访者相信其所属企业的合同量在未来一年将显著增加;69%受访者预期,政府推出的刺激经济方案在未来1224个月内不会带来任何影响。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有9%受访者相信其所属企业的合同量在未来一年将大幅增加,29% 受访公司在过去12个月将定价减至收支平衡点甚至更低水平,71%受访者指出,政府推出的刺激经济方案在过去12个月内并无对其获邀参与竞标的机遇带来任何影响,约有24%的受访者计划削减2010年度的投资。 

低盈利倒逼拓展新市场 

调查中发现的另一趋势,就是许多建筑承办商正考虑开拓新领域或新地区的市场,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尽管亚太区公司的利润率比其他地方的企业较高,但大多数公司仍不免要采取减价策略:接近半数的亚太区受访者指出,他们需要按收支平衡点或甚至更低水平定价。部分企业则选择缩减业务规模,而不参与减价战,如亚太区每七家建筑公司中,有一家于去年削减职位。 

虽然政府正全面紧缩开支,但中型公司对2011年前景仍然感到乐观。然而业界对未来12个月的利润进行了更为审慎的预测。所有市场的竞争仍然非常剧烈,而接近1/3 31% 的受访建筑工程公司指出,即使亚太区市场较为蓬勃,但它们目前竞投的新业务可带来的利润却减少。一名受访者形容香港的定价处于 “极端水平” 。  

在未来展望方面,调查显示,全球大型基建项目逐渐由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工程转移至电力、能源、采矿和水利等项目,这个趋势在大型企业尤其明显。唯一例外的是亚太区,区内正大力推动铁路建造工程,如中国内地正积极进行多个高铁项目,以及香港的铁路发展等。  

至于业务发展计划,受访者对中东、亚洲、澳大利亚、非洲和印度市场的兴趣最为强烈,大型企业特别倾向于避开欧洲市场,转而选择澳大利亚及非洲市场。   

Downer总结说:“亚洲市场环境较旺,即使不是行业专家,也可看到及感受到中港两地积极发展基建相关的建造活动。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也市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包括沉重的定价压力和成本不断上涨等,而在香港,技术人才 如隧道爆破工程师等 短缺的问题更显严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