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迎来最困难一年三巨头扎堆破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受财政部单边征收印花税影响,9月19日,A股全面涨停,经受了17日和18日暴跌之后三大保险股亦不例外。
受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全球最大的保险商AIG集团因过多涉足“两房债”而被美国政府接管等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遭受重创。上证指数9月17日迅速跌破2000点、1900点整数关口,国内三大保险股更是惨遭“荼毒”,9月16日,平安成为继太保之后第二个跌破发行价的保险股,而在17日,国寿也在盘中跌破发行价。至此,A股市场三大保险股均告破发。
“如果说现在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话,那么它对中国金融保险市场产生的连锁效应也是罕见的,从全球市场的历次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得出经验,在经济向好时,保险股具有大幅超越市场整体涨幅的能力,而在经济面临剧烈调整时,则和市场保持一致跌幅。今年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最困难的一年,从巨额浮盈到浮亏,这个落差已经反映在了股价中,从三大保险股的最高价到现在跌破发行价,其股价已经缩水70%左右,保险股未来继续调整的空间已经有限。”9月18日,招商证券金融行业研究副董事罗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保险股缩水两千亿
对于是否持有海外次级债券以及AIG、雷曼、美林等公司出售的债券,三大保险巨头相关负责人均给予了未持有的明确回复,但是仍然难以阻止3家上市公司股票连续放量下跌的局面。
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9月19日,中国人寿从最高时的75.98元下跌到当日的20.87元,中国平安从最高时的149.28元跌到了33.73元,中国太保亦从最高的51.97元落到了14.82元,而三大保险股流通市值已经累计缩水两千多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平安、国寿在H股市值的缩水。
9月17日,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对外表示,平安没有购买雷曼兄弟发行的债券,但是此番言论并未阻止平安股价被抛售的命运,17日、18日两天之内股价下跌了17.62%。
9月18日,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表示,国寿没有持有海外相关债券;9月19日,记者从中国太保了解到,太保的QDII额度是0%,这表示太保截止到目前仍未获得海外投资资格,但是太保股价也是一路走低,难挡颓势。
“保险股这周已经完全超跌。这次雷曼、AIG、美林事件的发生,对于准备踏出国门,欲在海外资本练兵场上一展拳脚的国内保险商们,不啻当头一棒。在一定程度上,平安的股价成为三大保险股中下跌最厉害的,也与其投资富通产生的巨额浮亏不无关系。”9月18日,东方证券保险分析师王小罡告诉本报记者。而对于太保的股价下跌,他也分析,或许与它未能于9月14日最后期限在H股上市有关。
“在内忧与外患交织的市场中,投资者心理极其脆弱,短期内平安破发后会进一步向下寻求支撑;而在18日盘中破发的国寿虽然收盘时在发行价之上,在没有实质性利好出现的情况下,未来走势难料。整个金融行业甚至可以说整个大盘的企稳都要看海外市场的脸色。”9月18日,国金证券分析师许柯指出。
双重压力下业绩难好转
“一面是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在今年经历了由巨额浮盈到浮亏的巨大反差;而另一面,央行利率下降对于保险业的影响也是中性偏负,虽然保费收入增长仍然可观,但单边增长无法推动盈利上升,因此我们对保险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持谨慎态度。”9月11日,招商证券发布的2008年保险业第三季度投资策略报告如此描述整个保险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而记者从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也了解到,央行下调了贷款利率,但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仍然无助于缓解寿险公司保单的资金成本压力;在投资收益方面,准备金率的下调可能导致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被压低,对于持有大量银行股的寿险公司而言,其股权投资收益也很难出现实质性好转,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短期内可能使保险公司股价获得支撑,但无法改变寿险公司基本面形势仍然严峻的现实。
而罗毅也表示,保险资金在上半年将股权投资比例降至低点,这表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今年最坏的时光可能已经度过,即使假设下半年股市继续下跌30%,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是权益类资产价值下降30%,如果这30%全部反映在当期损益上,其结果是投资收益率下降约3-4个百分点。保险公司的权益类资产大部分划分为可供出售类,因此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先反映在净资产而非损益中,如果保险公司的浮亏不释放出来,利润所受影响也有限。
“但是这对于资本市场上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就要承受长达两年的投资煎熬,高位进场购买三大保险股的投资者,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或许将难以获得回报。”王小罡也坦承。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