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山西之惑:省长最难当?

作者:陈岩鹏 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9-22 16:12:00

摘要:“去年9月参加太原第一届煤博会时,以为和于幼军签约,没想到是孟学农;今年还是孟学农吧,结果却是王君。”9月16日,太原第二届煤博会开幕,看到刚上任两天的代省长王君在主持,山东代表团一位煤企老总一时没转过弯来。在他的记忆里,过去的整整一年间,山西已有三位省长轮番换位。

山西之惑:省长最难当?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公培佳 陈岩鹏 山西报道

“去年9月参加太原第一届煤博会时,以为和于幼军签约,没想到是孟学农;今年还是孟学农吧,结果却是王君。”9月16日,太原第二届煤博会开幕,看到刚上任两天的代省长王君在主持,山东代表团一位煤企老总一时没转过弯来。在他的记忆里,过去的整整一年间,山西已有三位省长轮番换位。

就在两天前,王君的身份还是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并于一周前,肩挑调查组组长重任来山西处理襄汾“9·8”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未曾想,这一来就再也走不开。

变故始于9月14日中秋月圆之夜,主政山西仅377天的孟学农因溃坝事故从省长位上引咎辞职。此前,孟学农在5年前上任北京市市长仅93天,就因抗击SARS不力首开国内高官引咎辞职先河,其仕途充满了戏剧性。

截至18日晚间,这起被定性为人祸的事故已确认261人遇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政坛鲜见的人事地震:分管副省长被就地免职,襄汾县委书记、县长停职检查,共有十余位官员受牵连。

看似突然的背后实则必然。孟的前任于幼军在任时就感叹煤炭大省是一个火山口,官煤利益纠结使得发展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可能留给孟的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施展拳脚就黯然离场。王君匆匆补位,被赋予的使命依然是个“扑火者”。

人祸引发人事地震

9月18日,襄汾“9·8”尾矿溃坝事发后第10天,记者在被淤泥覆盖的现场看到,成群的官兵仍对失踪人员进行紧张搜救。这里是孟学农在山西最后的办公地点,很可能也是他仕途的又一个滑铁卢。

一位山西卫视记者对本报介绍,孟学农在溃坝发生后的几乎所有时间都出现在了这里。但一切似乎都显得晚了。

截至14日孟辞职时,溃坝事故已造成254人死亡。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初步认定其为重大责任事故,是今年以来全国发生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一起特别重大事故,直接原因是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地方政府存在安全监管不落实之责。据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通报,不排除事故背后有腐败问题。

9月11日,孟学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作出深刻的检讨”。值得注意的是,孟还是代省长时曾于2007年底就洪洞矿难作过检讨。14日孟学农引咎辞职。同时,分管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并有13名相关责任人被控制,将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上任仅6个月的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王君被就地委以地方大员重任。

细算起来,从2005年7月省长张宝顺升任省委书记开始,3年间,山西已更换了4位省长。尤其最近一年间,更是有于幼军、孟学农、王君三人轮番上阵。

至此,5年内两度引咎辞职的部级官员孟学农,虽然年仅59岁,也曾一帆风顺,挫折之后也曾东山再起,但如今不仅要告别山西,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从公众视线里消失。

孟学农背影

于幼军说,政声人去后。

孟学农精心筹备的本届煤博览会召开之际,记者转遍全城,也难发现孟留下的“‘足’丝马迹”。

在驻组留太原的3天时间里,记者随机采访十余位出租车司机和太原市民,其中竟有半数不知孟是谁,即使知道的也多想不起来他这一年干了什么。有意思的是,在更多百姓心里,记得的却是“于省长”。

2007年9月3日,孟学农接棒于幼军。当时于幼军给自己的工作打了60分,正忙着“保持工作的连续性”、“要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入山西这块肥沃的土地”的孟或许根本不会想到,仅仅一年后自己也要接受这个考量。

上述官员和电视台记者均向本报强调,单从人格魅力来看,孟学农得分很高,比如待人接物平易近人,谈起工作时思维清晰等等。记者还打听到,刚到山西4个月,孟学农就写了一篇万字长文《感知山西》,试图用感性来融入山西。此外,他还擅长微服私访,就在9月初还暗访了一次。遇到安全事故则会大怒,被视为性情中人。难怪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最初这样评价他们间的关系:“我们俩的关系叫‘黄金搭档’。”

山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中吕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剑生与孟学农曾有过接触。在他看来,孟学农的政声至少有两大亮点:严厉打击官煤腐败和从法律建设上赋予基层监管安全生产权力。

17日,正忙于为煤博会做法律服务的高剑生向记者讲了一个“给孟省长写信的故事”。2007年12月洪洞矿难之后,高剑生给时任代省长的孟学农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建议赋予最了解煤炭安全生产的职工知情权和建立职工行使安全生产权利的制度。“以往仅靠上层监管,而只有基层职工才最有发言权。”

寄信之后不到一周,孟学农就特批由律师事务所起草草案。“孟有强烈吸取教训的意识。”高剑生称,接下来就是调研、论证和报送,9月中旬由省法制办验收。“其间,孟多次询问进展。现在事故出现后,更显草案重要性,孟辞职后不会耽误程序,不久就会实施。”

对于孟学农的铁腕反腐,接近他的官员要讲的故事则更多:孟称山西“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为此他自问:山西能否真正下定决心“不要带血的煤”,不要“灰色的GDP”?他甚至称要打另一场“平型关大战”。

就在8月底,孟学农还在召开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会议,准备发起总攻。之前,原临汾市煤炭工业局局长和临汾副市长等腐败官员纷纷在孟任上落马。在孟学农为日不多的山西主政期内,可圈可点的还有重视环保和产业整合。于幼军离任时感叹:我认为很多事情刚刚开始,还没有做完。孟学农则根本来不及感叹。

“扑火者”王君

“王君9月初来山西时,都没带换洗的西服,16日煤博会开幕时临时做了一身。”一位接近王君的官方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消息时不停地感慨。

为什么是王君?何况从国家安监部门到地方大员调动的例子非常鲜见。记者18日登录国家安监总局网站看到,王君依然是局长,后续调动甚至都没来得及跟上。要知道,王在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位置上也仅做了6个月,他3月20日履新时要全面启动“隐患治理年”的计划尚在途中。

记者从此次关于山西省长的任免会议上,读出了中央非比寻常的重视:惯例只需要一位中组部副部长出席、宣布的会,中组部长李源潮和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却同时出席。

作为煤矿大省,山西或许留给孟学农的时间太短,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症结依然没能动摇,在历任领导眼里仍是“火山口”。而以“扑火者”身份到任的王君除了期待,还能带来什么?

王君的履历看起来相当对口:山西人,有长期煤矿业专业背景,担任过大同矿务局局长和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等要职,并于今年3月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8月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

此前,王君痛心安全事故频发,一直批评不断。针对山西溃坝事故更是以“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只讲效益、不讲安全,只讲赚钱、不讲安全”24个字斥责得当事者心惊肉跳。但是,当其身份转变,要背负经济发展和协调关系时,王君还会那么超脱吗?毕竟,山西一整治矿山,全国就喊电煤紧张。

与政府打交道甚多的高剑生称:“王省长想超脱很难。”他对记者分析,在重视安全生产上,山西是两头热,百姓需要一个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高层更是迫切解决矿难;只有中间层,利益驱动,腐败滋生。

致力于起草煤炭职工权利草案近一年的高剑生透露,他甚至感到了法规的苍白,“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或许,在山西分管煤炭的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后,王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副职配合,业界倾向观点是内行李小鹏跟上。煤博会上,李小鹏力促煤电联动让他的专业显山露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