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货币悖论激化通胀局面
笔 夫
美国民主党将党徽上的驴子标记去掉,改成字母D(Democratic),奥巴马总统说,在驾车时,D挡代表前进,而R挡(Republic)代表倒车,选民应该选择前进挡。但结果是,美国人民选择了R挡,民主党彻底丢掉了中期选举,不是人民的选择错误,而是民主党人自己挂错了挡,从此往后,奥巴马不再是全民总统。
在同一天,美联储终于就QE2二次量化宽松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将在明年6月份前向市场购买6000亿美元的国债,显然,美联储的官员知道全球资本市场都在等待这一数据出炉,在作出最后的决策时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反应,之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这一数额将会是在5000亿美元之上,低于这一数目将会使美元大幅上涨,股市暴跌,而过分高于这一数目太多,会使美元暴跌,因而美联储谨小慎微地选择对于市场来说较为中性的数字。消息公布后,金融市场度过了平静的一个晚上。尽管这样,第二天亚太市场仍然对此作出了激烈反应,商品及股市大幅上涨。当晚,欧洲央行决定维持现行贷款利率1%不变并且继续从经济刺激计划中退出时,美元更是出现急剧下跌,美国市场所有商品期货价格暴涨。
美国意图压制通缩预期
美联储将6000亿美元资金用于购买10年期(含10年期)以内国债。与一年前相比,目前的美债收益率曲线已明显向右移动,显示长期利率不断走低,带动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已极度低迷,人们总是预期未来的利率将会更低,以固定利率按揭购房将会蒙受损失,因而选择观望,造成美国楼市的低迷,这是流动性陷阱的典型征兆,这种景象表明,美国经济未来已渐成通缩趋势,与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情况如出一辙,人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政策,未来的情况将会变得更糟。另外一个情况是,美国国债短期收益率却略有走高,表明短期流动性略显紧张,美联储的优先目标是,确保短期流动性的充裕,因而,此次购买的优先对象是10年期以内的中短期国债。
由于美国抵制通缩的目标与新兴市场国家当前压制通胀的目标背道而驰,因而美国货币政策将会部分抵消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本周,就在美国宣布QE2的前一天,澳大利亚央行突然宣布再次调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4.75%,印度央行也宣布调高利率,这个国家目前的通胀水平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政策目标在于抑制通胀预期,但是,美国的政策目标是在短期内使通胀率达到至少2%的目标,以降低居民的通缩预期,他们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放任粮食和原油价格攀升,这样一来,中国和印度的通胀预期不仅不会减弱,相反,会因为输入性通胀的流入而加剧。
全球货币政策相向而行
共和党重新夺回国会的大权,标志着奥巴马的政策空间受到强烈牵制,新上任的共和党议长约翰·博纳已经告诫总统,先前的行事方式必须改变。他所指的可能也包括奥巴马总统对待华尔街盛气凌人的态度,笔夫认为,正是奥巴马政府对于美国投资机构的严格监控,才使得国际油价仍停留在目前较为温和的水平,如果华尔街意识到这一因素已经消除,高盛们将会有恃无恐,接下来国际油价将会重显英雄本色。尽管有原油库存增加的利空消息,但NYMEX油价在过去的一周内上涨了6.4%。这已经是一个不好的先兆。
中国国内的学者们在为货币政策措辞而争论不休,实际上,只要留意一下媒体每天都在报道的收紧房贷的消息,我们就应该明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明存实亡。投资者并不需要看央行在说什么,而是应该看他们在做什么。如果中国的通胀水平因为美国方面的原因而再次走高,中央银行将不得不连续提高利率。显然,央行获得了高层不止一次加息的授权。
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数据正持续得到改善,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PMI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达到了54,制造业的重新活跃为央行继续实行更加严厉的调控提供了依据,这似乎也证明,中国经济并非离开房地产就没法活下去。只是这样的结果让围绕房地产所产生的利益集团有些失落。IMF调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由9.5%调高至10%,与此同时,经济合作组织调低了这个发达国家俱乐部成员的经济前景,其中,美国由3.2%调低至1.75%至2.25%之间,而将所有经合组织成员的增长率从2.8%调至2%,在20国集团峰会即将于下周开幕之际,OECD的预测可能会使会议更加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经济刺激政策,或者出台更多的新的刺激政策。由于主要西方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状况的差异和货币政策目标相向而行,20国首脑峰会估计又会演变成一场闹哄哄的派对,全球货币战争难以短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
农产品、黄金将再次进入加速区间
周初,由于市场等待美联储的QE2的决定,大宗商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震荡回调,但随着美联储政策的明朗化,主要商品特别是农产品重新进入加速上升通道。
豆类及其油脂类商品再次成为本周的明星。由于南美地区天气有所改善,巴西大豆种植速度有所提升,周初市场面临较大压力,但是随着QE2政策的出台,来自亚太国家的出口需求正成为南美豆类商品再次加速上扬的主要动力。豆类商品已经被投资者普遍认为是一个价值低估的品种,在棉花、白糖、玉米、小麦、稻米、天然橡胶均出现暴涨之后,豆类和油脂产品正助推大宗商品经历新一轮上涨。
白银价格已经率先创出新高,而黄金价格再次回到历史高位,虽然不能断言调整已经结束,但是,金价创出1600美元天价已经为时不远。中国正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即高达2.5万亿的外储是否应该买入黄金,这是一个二难推理,如果不买入,毫无疑问,价格将会继续上涨,但一旦中国开始买入,金价会涨得更快,但最终我们的绝大部分筹码将会替全世界投资者站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