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机构预估银行业风险极端情况下不良率超10%

作者:唐玮 杨中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4 20:10:03

摘要:机构预估银行业风险极端情况下不良率超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玮 杨中华 实习生 刘飞 北京报道

    在某中介机构工作的王斌(化名),俨然是半个银行工作人员,他认识某银行亚运村支行的每一位柜员,对基本的银行业务也耳熟能详,常常能帮客户排忧解难,节约客户在银行办事的时间。最近他可有点烦,以前如鱼得水的工作,现在屡遭拒绝:“手续不全真不行,现在我们层层把关,管得特别严。”
    他麻烦,银行更麻烦。自金融危机后,加上巨额信贷狂潮,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就不断地被提示,这也是银行内控愈加严格的原因。
    9月16日,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发布名为《2009年的信贷激增到底带来多少损害》的报告称,2009年的信贷激增对中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全面压力。虽然借款人的财务压力明显增加,但不良贷款将在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内逐步体现在银行的财务数据中,当不良贷款最终出现时,损失有可能比预期更大。
    惠誉评级驻中国首席银行业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也强调称,去年的信贷繁荣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压力,无论是资产负债表内还是表外,中国的银行业存在很大的信贷风险。
    近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指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银行系统性的风险暴露隐患不容忽视。
    研究机构Stone & McCarthy估计,若系统风险爆发,银行业的整体不良贷款率将从目前的1.3%提升至约7.9%。若出现房价下跌幅度超预期、地方政府违约率上升等极端状况,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至13.4%。
    以存款控贷款,以资本控风险,是目前监管当局监管的主要方向。而如何引导商业银行建立资本约束和资本补充机制,是监管当局现今主要的课题。
谨防银行系统性风险
    各家大型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都保持“双降”势头,数字的乐观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恰恰相反,风险正在积聚,不良贷款存在较大的反弹压力。
    近期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压力测试”,旨在评估银行在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市场低迷时的抵抗力。
    这并非杞人忧天。除刘明康主席外,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也强调中国银行业发展当前面临“三大挑战”,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代偿性风险较突出、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信贷风险。
    国内外经济情况仍不乐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还在蔓延,欧洲主要国家的财政平衡政策可能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经济复苏重新陷入疲弱状态,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王华庆指出,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存在下行风险。出口环境仍不理想,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将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宏观经济若持续低迷,作为枢纽的银行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信贷狂潮,风险正隐约可见。
    “刺激计划下,2009年的信贷增长是迅速的,但是实体经济全年的增长率水平则比往年低,由此,货币量并没有反映经济真实需求,过多的货币流入房地产领域、地方融资平台等。”东海证券分析师李文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前车之鉴,金融改革之前,银行大体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不良贷款率一度超过30%,而当时,也是经历了一轮由信贷推动的刺激措施。
    房地产风险最受关注,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房地产调控,尤其是“4·15”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市场反应强烈。“虽然房地产市场目前还未出现价格急剧下跌的情况,但是成交量萎缩也给开发商的现金流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开发商贷款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剧增,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建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黄志凌分析说。
    这仅仅是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也有加速暴露的倾向。据银行业6月末自查初步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大约为7万多亿,2009年同比增长了一倍,很多贷款项目都是应对金融危机期间发放的,贷款主体合规性、地方政府担保合法性、贷款项目的现金流和担保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财政代偿性风险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长期来看,如何控制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如何完善地方政府举债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是银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王华庆提道。
    除了房地产外,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也产生了不良资产。最近几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项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防止产能过剩。王华庆表示,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将直接反映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
    新华财经集团的研究机构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预计,发放给地方政府、房地产项目以及经济冗余部门的新增不良贷款,会在未来两到三年里使银行业的整体不良贷款率从目前的1.3%提升至约7.9%。如果出现房价下跌幅度超出预期、地方政府违约率上升的更极端状况,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至13.4%,总额可能达到约5.4万亿元人民币。
表外贷款风险不可低估
   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更大的考验是,许多银行悄悄地将部分贷款移出账面,造成信贷增长和信贷风险的低估。
    部分监管松散的信托公司将银行贷款打包,做成结构性产品卖给投资者,银行可借此将贷款移至资产负债表外。这部分不受信贷规模限制,于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据惠誉评级的数据,中国银行业上半年表外贷款总计1.3万亿人民币,接近官方信贷目标的三分之一。惠誉估计中国贷款基础中有6.7%或2.3万亿元的贷款都没有记录在资产负债表内。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信托产品投放是银行的一种融资手段,目前,市场上信托产品项目涉及上万亿的资产,一旦发生问题,对银行业贷款有较大的冲击力。如果项目本身有问题,未来出现呆账的可能性会很高,因此对未来信贷风险的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黄志凌提醒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少银行做的表外业务涉及大宗商品交易。部分企业超过正常生产所需囤积大宗商品,随着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相关表外业务的风险有可能会陆续暴露。目前,存在着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转移的趋势。
    郭田勇强调,监管部门要构建银行风险监管框架,采取提高拨备率、杠杆率等一些预案性措施,提前给银行业注射一剂防疫针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监管部门正督促各大银行,研究制定合适的风险偏好指标,强调风险与资本和拨备挂钩,并强调一定要把并表监管落实,表内表外、本币外币、各类持股机构的风险都要通过并表完整地体现出来。
惠誉多次发警示报告
    其实,这不是惠誉第一次发布中国银行业风险警示的报告。
    2009年5月24日,惠誉发布报告《中资银行:在实体经济疲软的环境下信贷规模激增值得关注》称,随着用于支持政府经济刺激计划项目的新增贷款急剧增长,中国银行业正初步显示出资产质量恶化的迹象,中国银行体系正发出初步的警示信号。彼时,报告撰写人之一的朱夏莲指出,中资银行已经将更多“需要关注类”贷款即银行认为可能违约的信贷的等级下调至坏账,即不良资产;中资银行为未减值贷款计入了更多拨备,这些表示“银行本身已经预料到当前正常的贷款将在未来出现更大损失”。
    在该报告发布前,惠誉已经就中国银行业贷款质量正在恶化发出预警。惠誉一直认为,有关中国银行业的一些统计数据并不全面,例如偏低的不良贷款率。惠誉警告说,对于需要关注类贷款等项目以及划分贷款类别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银行还几乎没有意识到,鉴于当前庞大的银行放贷规模,短期内很难察觉潜在的信贷危机,但是信贷大幅扩大加上疲弱的经济正在导致这类经济风险被放大。
    到2009年7月4日,惠誉更是把中国宏观经济风险评级的指标从“安全”降至和破产的冰岛同级,他们担心“中国经济刺激计划未来的损失要远大于预期,届时,中央和地方政府最终愿意或能够承担多大的损失尚不清楚”。
    此后,惠誉在2009年12月17日发布的《中资银行——年度复评与展望》报告中再次提及中资银行业的风险,认为:“虽然中资银行的近期业绩要优于预期,惠誉评级仍然认为有理由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当前中资银行在贷款分类和表外风险披露上存在重大缺陷,他们缺乏在完整经济周期中运营的经验以及接受新的信用文化需要长期过程。同时,尽管今年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看起来在推动经济复苏中获得了成功,但2009年上半年信贷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对中期坏账危机的担忧,虽然这绝非定论。”
    另外,在该报告中,惠誉还认为:“近期银行业的其他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隐忧,其中主要是未报告的持续增长的贷款转让业务。它们正从银行个体和系统层面不断地歪曲信贷增长数字,代表了不断增长的隐藏信贷风险。”
    由此可以看出,惠誉对中国银行业长期以来都持谨慎的态度。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部分银行业分析师则认为,惠誉一味谨慎看空并不能真正地反映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惠誉的一些测评技术以及指标也未必在中国适用,从监管指标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很多指标都比欧美银行高许多,而且目前银监会正在规划的监管体系也比巴塞尔协议Ⅲ的强度要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