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全系车 破解“倒三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高 薇 北京报道
就在几年前,奔驰的“倒三角形”产品结构还在饱受业内诟病,但现在奔驰已经开始凭借其宽广的产品线,用加速度的趋势追赶早于他们在中国发力的奥迪和宝马了。
在日前由奔驰中国举办的S级历史品鉴媒体沙龙上,奔驰把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中典藏的历代S级轿车悉数带到了中国,甚至车模的长相都复古意味十足,S级轿车对奔驰品牌形象的意义
可见一斑。
在随后的专访当中,奔驰中国市场及销售总监郝博却总是会提醒媒体E级和C级在奔驰销售结构中的比例增长,并且还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smart、AMG等车型在华的发展。
显然这位德国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媒体传达一个信息:华贵的S级对奔驰来说很重要,但奔驰还拥有着年轻和时尚的一面。
打破“倒三角”结构
所谓“倒三角形”是指奔驰此前的热销产品主要集中在高端领域,即“倒三角形”的顶端,这使得大部分客户在购买奔驰的车之后,如欲升级换代,基本没有合适档次的车型可以推荐。
为了打破这种“倒三角”的怪圈,奔驰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不遗余力地引入了全系SUV、跑车、B级、R级等一系列新车型,目的就是要让奔驰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年轻、运动,更
有品位和内涵。
《华夏时报》:从奔驰在中国的产品结构上面来看,从前7个月销量来看,S级和E级仍然占了比较大的比例,甚至达到50%。这与奔驰品牌形象的塑造初衷是不是有一些矛盾之处?
郝博:从2008年底开始,奔驰陆续向中国市场推出GLK、B级车和smart,这些车型可以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首先这些车型从价格上降低了奔驰的门槛,其次,媒体、公众、
消费者也可以感受到奔驰品牌形象的多样化。我们今天谈到的S级,一定是最代表奔驰形象的一款产品。那同时我们其他的产品也是同样反映了品牌形象精神,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
包括我们smart诠释奔驰造车的理念,它以“为城市而生”这样一种车,来诠释奔驰的理念。现在消费者对于奔驰的形象已不再仅是S级,而是整个产品线,从B级车、GLK一直到跑车车系和S级
,大家对奔驰的认识都在发生着一些改变。
《华夏时报》:在接下来奔驰对于中国市场产品的引入或者说品牌形象的打造方面,有哪些新的计划?
郝博:我们在9月将向中国市场引入A级车,刚才我谈到对于品牌形象更年轻化的打造,引入A级车即是向消费者、向大众传达奔驰品牌更年轻的理念,同时这款车将会有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让大家更容易拥有一款梦想中的奔驰轿车。同样我们在北京车展展示SLS AMG超级跑车,同样在9月底正式上市进行销售,这款车可以说是充分展现奔驰品牌激情与魅力最好的产品。同样在
2011年和2012年我们会在全球范围内有更多新产品不断地亮相,我们希望在各方面继续引领市场的潮流,同时会适时将更多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
E级最终国产将取代进口
6月18日,奔驰国产长轴距E级低调上市。与此同时,进口奔驰E级也在销售终端进行了大规模的促销行为。有不少评论认为,奔驰进口E级的降价将给国产新E级长轴距版形成压力,甚至伤
害到奔驰品牌的高端形象。对此,郝博首次进行了官方回应。
《华夏时报》:现在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级车已经国产,进口E级是继续在国内销售还是会逐渐淡出?
郝博:全新一代E级车的销售策略实际上是沿用了C级车销售策略,也就是说奔驰首先会进口一部分E级车,通过进口车型来满足消费者,最后转移到国产E级车。目前虽然还有非常少量的
进口E级车还在进行销售,但我们的长远计划肯定会是更多地将销售重点放在长轴距国产E级车,因为这款车也是特别为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所打造,我们相信这款车一定有着非常好的市场
表现。
《华夏时报》:在新E级进行大规模降价促销的同时,国产长轴距E级上市,且售价与新E级存在竞争关系。怎么在进口车退出以后迅速提升国产E级销量呢?
郝博:E级车自从2008年进入中国以来收获颇丰,已经从2008年5%的市场占有率,增长到今年7月份25%的市场占有率。E级车所在的这个细分市场里竞争非常激烈,现在我们已经超越我们
其中之一的竞争对手,同时与另外一个比较强劲的竞争对手保持非常接近的销售数字。我们成功引入E级车,是奔驰中国与北京奔驰紧密合作的结果,从最早E级车上市,一直到现在长轴距版E
级上市,我们始终在进行持续性的市场推广。今后,我们肯定会把焦点放在长轴版E级的销售上面。7月份单月中国市场成为E级车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此骄人的销售数据证明E级车在中国稳定
增长有非常好的前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