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移民解决美次贷房屋
汪康懋
编者按
次贷第一阶段是输出美元和商品泡沫,第二阶段随着雷曼的破产,引发金融海啸,美国向全球输出了恐惧,这种恐惧导致美元的逆转和商品泡沫的彻底破灭。那么,如何解决美国次贷房屋问题呢?
这次金融危机,与历史上1929年经济危机导致全美国高失业率(30%)、实体经济大受打击相比,与上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倒闭5000家银行、占当时银行总数35.7%相比。这次危机只有15家银行倒闭,仅占银行总数9000家的0.2%左右,这种状况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却在向外国转嫁危机:
第一波美国输出的是美元和泡沫,我们可以从近邻越南身上看得很清楚。美元通过多种传导机制,也反映在中国市场上,形成的都是输入型通胀。与此同时,中国却主动输入危机,人民币单边大幅度升值,外资热钱趁虚而入,导致国内市场虚假繁荣,股市房市暴涨。热钱规模没有确切估算,但我们可以通过外资私募基金规模初窥其形,每个私募基金规模10亿美元左右,前阶段虚假繁荣时明确进入中国的私募基金300多个,其规模就有3000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是找好企业加以收购。还有在股市房市中的外资,除了QFII外,还有其他渠道进入的热钱,比如很多台湾的资金可以通过调用大陆居民身份证、成立公司等手段规避监管。这些短期资金就把美国多印美元的泡沫转嫁到中国的头上。除了国内市场,中国在国际市场的投资也遭受巨亏:中投投资黑石浮亏近20亿美元,中信泰富的股票由于澳元杠杆头寸损失20亿美元,平安投资富通亏损157亿-200亿,这都是迷恋衍生工具,为利润不坚守谨慎原则的结果,应当接受教训。
第二波美国输出的是恐惧心理,这方面不能说是美国有意为之,只是在美国不断放出不利消息时,国内许多媒体的渲染和一些专家脱离数据和事实的误导帮助了恐惧在中国传导!
美国输出恐惧的后果是,美元将会异常坚挺,石油、商品等能源资源全部降价,美元对外汇普遍升值。因为美国的基本面没有经济危机的迹象:2008年9月美国12个月CPI仅4.9%,已有所回落,9个月PPI为7.9%,失业率仅6.1%,比目前的欧洲和中国都要低,尤其是目前6.1%的失业率对美国来说算是很高了,但比中国18%的失业率还低很多。在这种前提下我国目前都没有问题,美国更不会陷入经济危机,格林斯潘说2009年年中,美国房屋经济复苏。
美国目前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美元Libor/隔夜利率的利差已达危机前水平,仅15基点,从300基点降了下来。利差反映未来3个月(Libor)对期望中央银行利率或隔夜利率(OIS)的溢价:这是衡量金融市场压力的指标。房市危机正在消退,房屋供需正在平衡。分析师说,住房投资高点是GDP的5.5%(2006年),低点是3.5%(1975年、1982年、1991年),房价从2006年高点下降18%。由于收入上升,房价已可支付,在洛杉矶,房价与个人年收入之比从2001年的6升到最高点16,现在已经下降到11,而波士顿这个比例从9升到12,现在回到了9。
对于次贷问题的解决方案,我认为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美国完全可以开放投资移民政策,从全球引入300万个富人投资移民美国,接手次贷问题房屋,这将从根本上可以迅速解决291.9万个次贷单位的问题。
全球包括俄罗斯、中东、亚洲等欲移民美国的富人有很多,目前,英国的投资移民费用大概是30万英镑(约300万-400万人民币),加拿大的费用为67万加币(约300万-400万人民币),虽然美国本身也是一个移民大国,但自从“9·11”后收紧了移民政策,投资移民没有放开。参照这个水平,美国政府应在做好安全背景审查的情况下,引进300万个投资移民。只要这些居民每人承担一个单位的次贷房屋,就批准他移民,那么300万的次贷房屋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这些富人会带财富和生意到美国,也将带来很多的资金和创造很多商业机会,这是刺激美国经济的良策。
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以民间的办法解决次贷问题,不需要政府出资,而且符合美国一贯的移民政策,也满足了全球富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行为。把源头解决了,华尔街的放大效应也迎刃而解了。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