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政治如何形成互动

作者:赵瑞琦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20 20:31:50

摘要:要想通过此书理解中国的互联网政治学,恐怕还需要考虑具体的现实语境。

互联网与政治如何形成互动

文/赵瑞琦

   尽管互联网普及导致的后果是地球村还是全球都市尚存争议,但无疑,这种包容一切媒体传播形态的技术,一如其他媒体,但又超越其他媒体,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现代社会的心理和结构塑造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将互联网称为自车轮出现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也许并非溢美之辞。
    在世界科技浪潮的裹挟下,中国的政治生活与日常生活已经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变化。到2009年底,中国有网民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8.9%。在整个2009年社会关注的所有大事、热点事件中,有34.7%是由草根推动形成社会议程,引起社会关注,最终获致解决的。一贯以来都是被轻视甚至被忽略的草根人群,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些微内容、微力量、微价值网聚在一起,显示了巨大的社会力量、社会价值,改写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改写着政治的游戏规则。
    然而,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互联网到底是如何、为何影响政治,以及这样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对于互联网呈现的和互联网导致的紧张、矛盾与悖论,又该如何理解呢?对于这些问题、疑虑和困惑,伦敦大学政治学高级讲师安德鲁·查德威克在自己的新著《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中给出了系统的回答。
    自2004年担任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以来,查德威克就在电子政务、电子民主和互联网动员等诸多方面写了大量颇有见地的文章。厚积而薄发。有此研究基础,毫不奇怪,尽管研究互联网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像《互联网政治学》这样包含关于互联网发展的内容广泛的文献,对网络政治进行了如此全方位概览与分析的,还是第一次。
    尽管查德威克明白信息社会有其自身的规律与力量,并因此把关注点集中在传播网络,但是,考虑到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性与去中心化的本质,阐述互联网政治学是件苦差事。任何一种形式的网络政治都是一个体量很大、快速移动且不断政治化的领域:政府和政党,竞选中的利益集团与政治活跃分子,都在忙于建设互连互通的网站来发布与收集信息,确认并到达预定人群或选区,以争取支持、获取献金、扩大参与;对于电子政府、电子选举等网络政治形式,能否并确实使对传统政治某种程度的冷漠重新活跃起来,意见纷呈;在提供顶级政治评论及影响政策制定上,新闻组与博客是否已经代替传统的电子与印刷媒体,观点不一;与数字鸿沟并行不悖的是,近些年来,源于网络、成于网络的政治参与已有实质性增长。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本书才更值得尊敬。
    作者在书中深度解析了新的传播技术是如何影响政党、选举、压力集团、社会运动、地方民主、公共机构与全球治理的;也分析了那些持久存在、引起争议的政策难题,包括数字鸿沟,互联网管理,监控、隐私与安全之间的张力,以及互联网媒体的政治经济学等等。查德威克的主要研究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颇具意义且很有深度地检验了互联网本身的政治学,包括一些众所周知的领域,如全球信息社会、电子鸿沟、互联网治理以及调节与自我调节的挑战,经济力量在互联网之内及其对互联网本身发挥的作用,以及监视与隐私等话题。其二是对互联网的政治应用,包括政治组织,如政党与利益集团,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包装与营销,进行了很好的回顾,其中还包括对电子政府和电子民主的有用的评论。
    书中行文思路清晰,风格平实,理论前沿,资料新颖,揭示了互联网给我们在“怎么从事政治”与“如何思考政治”问题上带来的主要影响,提供了大量的源自美国与英国的案例与思考、实践与制度,并附有很多源自英美图书、杂志及网站文章的索引。这些大量的数据、图表和相关资料,对于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及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案头书。但是,这也正是本书的缺陷所在,即案例的选择不平衡,除了大量关注英国与美国的情况外,只是很不系统地顺带提及新加坡、中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国的情况。因此,要想通过此书理解中国的互联网政治学,恐怕还需要考虑具体的现实语境。比如,在目前的中国,能够借助网络获得关注并得以解决的事情,要么缘于网民齐心协力伸张正义,要么得益于领导慧眼识“珠”、政府部门过问。但是,这毕竟存有某种侥幸的意味,不能深刻展示出机制的力量,更不能指望成为一种常态。当然,瑕不掩瑜,不能幻想某本书或某种理论可以无远弗届、包打天下,如果书中的理论、框架和案例,能够透彻分析互联网政治学和国外的现实,并对理解中国的现实和未来有所助益,就已经足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