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光大私募宝换仓不换将 费用高、流动性差成TOT硬伤

作者:杨卓卿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30 18:35:50

摘要:光大私募宝换仓不换将 费用高、流动性差成TOT硬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卓卿 北京报道

   不满合作私募在震荡市中的业绩,光大银行私募基金宝欲图换将,这个说法近日在私募界传得沸沸扬扬。而据记者调查发现,私募基金宝并无换将的想法,并且还将扩充投顾队伍。
    “与上海朱雀、天津远策已经正式签约,敲定落实,与上海重阳的合作也步入尾声,他们将成为私募基金宝新增的投资顾问。”光大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换将之说,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予以明确否认。
    值得一提的是,在阳光私募迅速发展的背景下,TOT产品也迎来发展的好时机,使得第三方机构也积极加入其中。
私募基金宝再添新将
    作为业内首吃螃蟹者,光大私募基金宝一直备受关注。临满一年,这个产品的6月份投资报告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私募基金宝或换将的猜想。
    对于甚嚣尘上的换将之说,7月27日,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予以明确否认。其投资经理刘岩向记者表示:“我们会对私募基金宝的配置进行调整,但绝对没有更换管理人的打算,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下,我们会重点关注一些擅长精选个股,均衡性突出的优秀私募。”
    2009年8月份,光大银行携手北京星石、上海尚雅、深圳民森、上海从容、上海涌金等国内5家顶尖私募机构发行了首只银行系TOT产品——即“阳光私募基金宝”,其中私募机构担任产品的二级投资管理人。之后,其他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都效仿此法,发行TOT产品。
    数据显示,5月份光大私募基金宝的净值下降近10%。从单个阳光私募来看,除了北京星石和上海涌金旗下产品近3个月来略有正收益外,尚雅有数只产品3个月来的跌幅接近18.29%,民森的产品跌幅为16%,从容的产品跌幅近10%。其中尚雅、民森的产品跌幅均超过近3月阳光私募产品的平均跌幅。而截至7月21日,阳光私募基金宝产品单位净值为1.0041元。
    记者查询到,从投资风格上,原有五家投顾中,上海尚雅激进、北京星石和上海涌金稳健、上海从容中性偏稳健、深圳民森则中性偏激进。一早期参与光大私募基金宝的大型私募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市场情况,光大银行对五位投资顾问占私募基金宝比例一直在作出调整,应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第三方争抢市场
    自从信托证券账户停开后,私募基金为降低发行成本,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TOT和有限合伙形式便渐渐火热。
    从2009年5月平安信托发行第一只TOT产品——“平安财富·东海盛世1号”开始,壹私募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30日,国内共发行36只TOT产品。从产品的业绩看,大多数产品成立于A股市场步入调整期的2009年8月以后,但TOT产品的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大盘的波幅,业绩远远领跑于大盘。
    7月21,深圳融智投资正式宣布发行华润信托·融智组合宝1期,而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推出的新方程私募精选1号已于7月23日基本发行结束,并将于近期成立。与此前银行系、券商系和信托公司已经发行的TOT产品不同的是,这两家第三方发行的TOT产品都没有在合同中公布投资标的。
    在好买举办的产品发布会上,该产品的基金经理乐嘉庆表示,会重点关注新价值、源乐晟、朱雀、合赢和合聚等阳光私募产品。
    而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也透露,融智组合宝1期将选择投资4家私募基金产品,包括1家稳健型私募和3家积极型私募,“风格界定是稳健偏积极。”记者获悉,素来风格稳健的合赢投资曾昭雄是融智组合宝1期选定的四大标的之一。
TOT亦有硬伤
    作为理财产品的新贵,私募基金TOT产品凭借“高收益、低风险”日渐受到关注,但也有不少人士对TOT并不追捧。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总监张剑辉认为,国内发展TOT已经具备了行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具体表现为国内阳光私募在规模和数量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TOT发展需要的土壤。但是,“TOT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其数量及规模小,以及发行时间短暂,还不足以支持对其作出准确的业绩判断,有待进一步研究。”
    记者发现,TOT产品的费用问题似乎成为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原因之一。
    TOT产品除了要收取认购费、赎回费以及一定的管理费外,还有浮动报酬提成。如好买旗下的TOT产品规定收取3%的浮动报酬,融智要收取年化收益超过10%部分的10%作为业绩报酬。
    “双重收费确实是问题。”朝阳永续副总经理张子冰表示,TOT可以在不同风格的产品之间配置,能够分散风险,并能够利用专业机构的评级成果,“在双重收费之外,流动性差也是TOT产品的硬伤。”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进义还指出,TOT产品募集资金后分别投到多家私募基金中,会受到急于扩张规模的私募的欢迎。但是在选择私募公司的具体产品时,私募管理人的态度则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举例说明,A是TOT公司,B是私募公司,B旗下有9只产品,规模各不相同,其中B1产品的规模为5亿元,而B9产品的规模只有5000万元,从历史业绩和分段走势来看,B1的收益率和市场认可率显然要超越B9。如今A要投资B的旗下产品,B公司的管理人自然倾向于投资B9。
    “如此一来,分歧自然产生,A与B之间的博弈也由此开始,最终的结果是否可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就很难有标准来研判了。”刘进义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