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减持惊现30个月地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09 19:56:17
华夏理财研究中心
产业资本向来被投资者当成价值投资的风向标,而其对A股的大规模增持往往也被看做估值进入底部区域的信号。
保持了18个月的大股东减持量大于增持量记录,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5月被产业资本的进场逆转,而6月份的大股东减持股份数量更是创出了近30个月以来的地量。
2500点一线,大小非的抛压在宣泄了一年的时间后偃旗息鼓。而三峡集团、国电集团等大型国企在5月的大笔增持虽然将近期的股份增持水平打至天量,但是壮士断臂的义举并未引起大笔增持的不断涌现,6月的数据又重回净流出,与2008年股市见底前连续三个月净流入相比,此次破记录的逆转不过是昙花一现。
大小非减持
与股指同期见底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的30个月间,上市公司高管、大股东对于公司股票的减持呈现出大幅高于增持数量的状态。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个月间,上市公司大股东共计减持A股158.25亿股,而增持的股票数量仅为41.29亿股,两者相抵后呈现出明显的净流出状态。
当然,这样净流出的状态也并非一成不变。
在过去的30个月间,有4个月的时间大股东对于A股的增持股份数量是大于减持股份数量的。对比同期上证指数不难看出,这4个月份的时间点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大幅缩水的熊市阶段。
产业资本的大量进场,这往往被投资者看做是估值接近底部的信号,而这样的结论在2008年的熊市中似乎可以找到佐证。
2008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500点下跌至1664点,其间经历了近4000点的巨幅下挫。
在长达10个月的不断下跌过程中,上证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走低,形态上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小非的增减持股票数量随着股指的不断走低而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
2008年年初,上证指数尚处于5000点之上,而当年1月的大小非减持股份数量高达7.63亿股,增持仅为474万股。而这两个数据也分别创下了2008年全年的最高值与最低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股指的不断下挫,大小非减持数量不断走低,至2008年10月,A股当月大小非减持股份总数缩减至1.59亿股,为全年最低值。在2008年底的最后两个月,随着股指触底1664点后的反转出现,这两个月的大小非减持数量一同触底反弹,并高于前10个月的平均水平。
与大小非减持数量随着股指的走低而下降不同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于公司股票的增持与同期股指的下跌却呈现出相反的特性。
2008年1月,股指尚处于高位,当月大股东增持A股总数仅为474万股,为全年最低值。随着股指的不断下挫,大股东增持股票数量不断增加,并在当年8月份和9月份两个月连续创下年度新高,同时也形成逆转,实现了净流入。
2008年8月和9月,当月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数量分别为3.6亿股和4.8亿股,减持数量分别为2.1亿股和3.5亿股。在本轮熊市中首次出现逆转,并在这8-10月的三个月内持续实现大股东的净流入状态。
直至2008年11月,当上证综指跌至1664点低位后,当月大股东减持数量再次大于增持数量。不难发现,在上证指数见底的前三个月间,产业资本对于A股的买量都是大于卖量的。
6月大小非减持
呈30个月最低
在2008年大盘见底1664点前三个月产业资本对A股呈现净流入之后,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当中,产业资本始终处于净流出状态。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2010年5月,当月,产业资本对于A股的增持股票数量再次高于减持数量,在2008年8月的逆转后卷土重来。
数据显示,2010年5月,上市公司大股东共计增持A股2.95亿股,减持1.79亿股,增持股票数量环比大增1243%,减持数量环比减少58.76%。
而增持的天量主要来源于几个主要国有企业的贡献。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的产业资本进场中,长江三峡集团增持股份数量最多,为1.09亿股,国电集团紧随其后,增持0.81亿股,上海仪电集团增持0.34亿股,三者相加占当月大股东增持A股总额的近80%,可见,3家大型国企对于控股企业的巨量增持是当月净流出被逆转的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少数国企的大幅增持并未带动产业资本大幅进场的热度,到今年6月,大股东增持股票数量再次由上个月的2.95亿股下降至当月的2756万股,环比下降幅度超过90%。
与大型国企试探性入场而相应不同的是,2010年6月份的大小非减持数据透露出了乐观的信号。
6月,A股大小非共计减持1.41亿股,在5月大幅缩量过后再次环比下降21.51%,而当月的减持数据也创出了从2008年1月至今的最小减持量,该数据甚至比2008年10月股市见底时的大小非减持总量还要少1857万股,相比2009年9月的减持高峰下降幅度高达81%。
如果按照上一轮行情当中,大小非减持与股指同期见底的相关性,那么,我们做出的预测是,大小非减持呈现历史地量,是否也意味着此轮股指已经临近转折点?(撰文 郝英 李芷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