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世代」投资纷争升级,月之暗面再陷舆论风波!杨植麟回应称重新创业获得所有董事签字同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12-07 12:16:1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离开前公司重新创业获得了每一位董事的签字同意和所有必要手续,感恩所有循环智能投资人和月之暗面投资人支持早期创业梦想,相信分歧会有合理的解决方式。”12月6日晚间,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发文回应了过去这半个多月的风波。12月5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发布两条朋友圈,月之暗面再次被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不过,朱啸虎这次的矛头主要对准的是前同事张予彤,称其隐瞒获得月之暗面免费股份的事实,而对于杨植麟、月之暗面及其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朱啸虎称“愿意豁免”,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希望能达成和解。杨植麟就此做出解释,认为月之暗面授予张予彤股份的本质是其作为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对公司后续多年持续工作的对价,与其他决策无关。
是否获得前公司同意
杨植麟发文,其实主要回应了两个问题,一是月之暗面成立公司是否获得前公司循环智能董事及投资方的同意,二是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张予彤获得月之暗面免费股份,是否符合相关“受托责任”。这也是朱啸虎朋友圈主要强调的两个问题。
上个月,杨植麟与张宇韬被前公司循环智能及循环智能7家投资方中的5家在中国香港提起仲裁,这5家投资方就包括金沙江创投。据报道,此次仲裁申请可能缘起于,这5家机构认为,杨植麟、张宇韬在获得投资方的同意豁免书之前,启动融资并创立了月之暗面。
据朱啸虎12月5日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月之暗面本来就是循环智能内部已经开发两年的项目,而分拆到今天依然没有得到循环智能股东决议的签字,并不只是豁免的问题,董事决议一直拖到分拆大半年后,也就是今年1月才签字,但因为董事之一的张予彤隐瞒自己重大的利益冲突也可以被认为无效。
对此,杨植麟回顾了去年关于这件事的始末。他表示,2023年2月,自己与循环智能CEO陈麒聪达成一致,月之暗面单独成立公司,循环智能无偿获得月之暗面一定比例的股份,沟通过程有书面记录,但当时恰巧碰上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循环智能大部分现金存在硅谷银行,不得不出售数百万美元月之暗面老股来缓解现金流危机,“这个过程循环智能的股东都知情。”
于是,杨植麟指出,循环智能董事会决议通过了月之暗面成立新公司的安排,每一位董事(包括循环智能团队董事和外部投资机构委派的董事)均签字同意。“循环智能和月之暗面签订了协议,内容包括循环智能的占股安排、豁免杨植麟和张宇韬的全职义务、约定了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等。根据循环智能交易文件的约定,我完成了离开循环智能重新创业的所有必要手续。”杨植麟说。
是否符合相关“受托责任”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下朱啸虎、张予彤的背景。
朱啸虎目前担任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主要负责该公司在互联网、无线和新媒体行业的早期投资,此前已经负责了滴滴、饿了么等项目。朱啸虎曾公开表达过对大模型创业公司发展前景的不看好,因此金沙江创投并未对月之暗面进行过投资。
而张予彤是前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循环智能的投资方就包括金沙江创投,张予彤在对循环智能的投资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她也是月之暗面融资路上的一个关键人物。
据朱啸虎12月5日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张予彤向基金合伙人、其他循环智能投资人/股东故意隐瞒并欺骗自己在新拆分公司(月之暗面)有巨大免费股份(900万股,相当于初始股份的14%,远超孵化月之暗面2年的母公司循环智能拿到的9.5%)的事实,违反了基金合伙人对LP的受托责任,也违反了公司董事对股东的受托责任,因此被金沙江创投解雇。
对于张予彤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月之暗面这件事,杨植麟在最新发文中承认了。他表示,因为自己在融资方面经验不多,而张予彤又是自己朋友圈中最合适的人,因此自己邀请张予彤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月之暗面,股份按照多年兑现,兑现的条件是持续性为公司提供多年的服务及产出业绩。
“迄今,予彤在业务、战略以及多场融资战役中对公司做出了重要贡献,月之暗面授予予彤股份的本质是其作为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对公司后续多年持续工作的对价。”杨植麟强调,这件事与循环智能及其股东对于他自己离开循环重新创业的决策是独立的,跟部分股东没有投资月之暗面的决策也是独立的。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张予彤与月之暗面两位股东之间的关系:月之暗面的股东之一—汪箴,据说是张予彤的丈夫,而张予彤与杨植麟是清华大学校友。
不过,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月之暗面的股东信息中,并没有张予彤的名字,而汪箴所持股份为0.075%。此前曾有传闻称,张予彤在月之暗面的股份,是由杨植麟代持的,但杨植麟并未在最新发文中就此做出解释。
和解还是硬刚
其实相较于对张予彤的“炮轰”,朱啸虎这次倒是没有太多发难月之暗面和杨植麟、张宇韬。他在朋友圈中表示,“虽然我们对大模型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愿意豁免Kimi(杨植麟)、张宇韬以及月之暗面公司,支持年轻人追求AGI梦想,在张宇韬全职加入月之暗面的补偿上没有分歧。”
而杨植麟最新发文中,涉及到朱啸虎的言辞也是十分谨慎和尊重。他回顾道,“朱啸虎先生指出了大模型创业公司面临的挑战,我虽然不认同结论,但我认为一些挑战客观存在,是非常有价值的提醒。”
而最终,双方要走向什么样的结局,杨植麟称,相信分歧会有合理的解决方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月之暗面会与投资方们达成和解呢?《华夏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公司,对方未能给出明确答复。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能不能和解,“这就要看对方的要求了,月之暗面如果接受不了,这事就很难结束。”
“这次事件也给企业一个提醒,在面临创新的时候,应该如何合理布局来自创新团队的激励、新业务的投入,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新的变化所带来的管理、资本以及道德守则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说。
值得一提的是,仲裁事件没有耽误月之暗面的产品研发。上个月中旬,正值月之暗面陷入舆论风波之时,该公司还推出了新一代数学推理模型k0-math,这个模型直接对标OpenAI o1系列可公开使用的两个模型:o1-mini和o1-preview。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