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出台将满三年,中国经济第四极能否领先新能源“下半场”?

作者: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10-04 18:44:22

摘要:成渝经济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苏伊士非常看好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前景,并正在将其在重庆的成熟技术和最佳实践复制到成渝经济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出台将满三年,中国经济第四极能否领先新能源“下半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9月末,一场一年一度的盛会又在重庆召开。过去17年里,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的数十位企业领袖都会聚首重庆,参加市长国际顾问团会议,与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同商讨这座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和中国西部的工业基地的发展。

“重庆在过去20年中实现了显著的转型,从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向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转变。”本届年会的顾问团嘉宾、苏伊士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冰岚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她建议,重庆应考虑与成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优化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布局,更好发挥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重庆和成都要将新能源作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攻方向之一。作为中西部“双雄”,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下半场”中通过不断竞争与合作,双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也成为重庆和成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课题。

新能源汽车,助力“第四极”增长

2020年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新的国家战略。到2023年,重庆GDP跨过了3万亿门槛,而成都在之前一年也进入了GDP “2万亿俱乐部”,成渝地区逐渐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这背后,是这两座城市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种种努力。2021年底,重庆市经信委与成都市经信局签署《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在规划协同、技术攻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计划到2025年汽车产量将达到300万辆,实现产值6000亿元。

到今年1—8月,重庆汽车产量达到154.0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52.5万辆;成都实现汽车产量5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5.7%。2024年上半年,凭借新能源汽车的助攻,重庆更是以6.1%的增速位列GDP“万亿之城”第一位。

“得新能源者得天下”。近几年来,“家里有车”成为深圳、郑州、合肥、常州等多座万亿城市的增长密码。不过,同先进制造业实力最为雄厚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里,仍是“后起之秀”。9月26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成都、重庆在今年的榜单中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15位,虽然都进入了前20位,但相较占据前十半壁江山的长三角,仍然有一定差距。

放眼未来,成渝也极具新能源产业的增长潜能。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重庆汽车工业基础雄厚,在整车制造和零部件产业上有一定优势,集聚了长安汽车、长安福特、赛力斯等多家汽车整车企业以及20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而作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城市,成都常住人口2119.2万,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1万亿,排名全国第5,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双城携手,从竞争走向利益共享

过去几年间,新能源汽车因发展迅速,被称为“新三样”之一。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感慨,五年前在胡润中国500强中,新能源企业只有14家,整个行业排名在前十之外;而今年发布的500强榜单里,新能源企业有36家,价值都在270亿人民币以上,新能源已经上升至第五大行业。

“城市发展离不开新能源产业这一强劲动力,它不仅是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衡量城市创新力、人才和产业吸引力的重要指标。”胡润表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都在挖掘自己新能源相关的价值,这对整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非常关键。

在激烈的竞争中,同样以汽车产业为支柱产业的成渝两地,携手合作的意义更为重大。在2023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协作经验做法中,汽车产业被重点提及:重庆与四川共同部署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实施《川渝汽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打造川渝汽车产业供需对接线上平台,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推动三廊建设,印发实施《加快推动成渝氢走廊建设方案》《加快推动成渝电走廊建设方案》《“电动川渝”协同工作方案》等。同时,还建立了协同招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联络工作制度、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避免恶性竞争,探索利益共享。

新能源汽车也是我国经济结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7月底中国发布的全面绿色转型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等绿色产业正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此前,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秦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全球社会背景下,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转折点。这也是重庆能够增加其经济结构中的不同行业和业务,并吸引更多高增长行业投资,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制造业和先进材料生产行业等的原因。这些产业正助力实现低碳净零经济的目标,同时促进经济增长。”苏冰岚表示,成渝经济圈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苏伊士非常看好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前景,并正在将其在重庆的成熟技术和最佳实践复制到成渝经济圈。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