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AI浪潮下三星回暖:Q2营业利润增长近15倍,大模型推动存储芯片市场走高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8-01 16:11:55

摘要:在去年同期低谷的映衬下,三星电子今年Q2交出了一份大涨成绩单。

AI浪潮下三星回暖:Q2营业利润增长近15倍,大模型推动存储芯片市场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在去年同期低谷的映衬下,三星电子今年Q2交出了一份大涨成绩单。

7月31日,三星电子发布的Q2财报显示,当期它74.07万亿韩元(约合3888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同比上涨23.4%,环比上涨近3%,10.44万亿韩元(约合548亿元人民币)的营业利润同比上涨14.58倍,环比上涨14.3%,这也是三星电子自2022年Q3以来,单季营业利润首次超过10万亿韩元。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最大功臣是三星电子的存储芯片业务。事实上,因需求疲软而持续低迷的存储芯片市场,自去年下半年逐步回暖,这其中除了芯片巨头们的联合控产,更多的功劳来自生成式AI驱动的火热新需求。

存储芯片立功

刚过去的Q2,三星电子四大业务板块中,只有包括存储芯片、sys.LSI以及芯片代工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收入增速跑赢公司大盘。

当期,DS部门28.56万亿韩元收入不足三星电子总收入的四成,但同比上涨94%,环比上涨23%,其中占DS部门收入近八成的存储芯片业务,同比上涨142%,环比上涨24%。

DS部门还是三星电子的最大盈利来源。

今年Q2,DS部门营业利润为6.45万亿韩元,这个数字超过三星电子整体的六成。作为对比,去年同期它营业亏损4.36万亿韩元,而在今年Q1,连续5个季度亏损后,DS部门终于扭亏为盈,实现1.91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对于存储芯片业务在Q2大幅增长的原因,三星电子在财报中称,HBM(高带宽内存)、DDR5以及其他用于AI的高价值产品,合力推高了存储市场价格,也让存储芯片业务收入相较前一季度大幅增加。其中,在应用最广的DRAM(动态存储器)领域,三星电子还提及,通过量产基于10纳米(1b)制程的32Gb DDR5技术的128G产品,自己提升了在DDR5市场的领导力。

有业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DDR5是一种计算机内存规格,主要用于需要高性能计算的PC、服务器等场景。据记者了解,三星电子在去年5月宣布第五代1b制程的16Gb DDR5存储芯片量产,当年9月又宣布同样规格的32Gb DDR5内存芯片开发成功。

需要提及的是,不止三星电子,存储三巨头另外两家的最新财报也都大幅大涨。

其中,SK海力士近日发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当期它16.4万亿韩元的收入同比上涨125%,营业利润也自2018年以来重回5万亿韩元水平。美光在截至今年5月末的2024财年Q3财季中取得68.1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81.6%,营业利润为9.41亿美元,上年同期则为亏损14.7亿美元。

AI激发新需求

就在一年半之前,存储芯片市场还处于低迷之中。据记者了解,自2020年下半年的“芯片荒”让芯片厂商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库存积压。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最后两个季度,DRAM均价下跌都超过了30%,NAND(闪存)均价跌幅也都在30%上下。

存储巨头近期业绩集体大涨源于,自2022年下半年持续低迷的存储芯片价格逐渐回暖。一个例子是,同样来自TrendForce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一季度是销售淡季,但由于内存合约价继续上行,带动今年一季度DRAM产业营收规模达183.47亿美元,环比增加5.1%,并预计二季度DRAM合约价将上涨13%—18%。

存储市场价格上涨离不开巨头们的出手控产。

闪存成为它们削减的重点。公开资料显示,三星和SK海力士都曾宣布过要在2023年下半年继续削减NAND Flash的产能,美光也在2023财年Q3财报会上表示,NAND Flash的晶圆投片数量由之前的减产25%扩大到减产30%,而日本的铠侠则自2022年Q4就开始将NAND Flash的产能减产30%。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存储芯片价格大幅上涨,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产能方面,控产措施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智能手机、PC 市场在复苏,AI 服务器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些也都给存储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他预计,今年存储市场规模可能会比去年提升三成以上。

生成式AI特别是大模型的火热正在激发了存储市场更多新需求。

三星电子在7月31日的财报会上透露,今年Q2,处于DRAM领域中的HBM销售额环比增长50%以上,8层HBM3E产品将在第三季度开始量产,最新的12层HBM3E产品也将在下半年上市。有市场消息称,英伟达将是这些产品的潜在客户。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越大,算力负担就越重,这让具有高带宽、大容量、低延迟等特点的HBM成为AI行业的主流存储方案,但目前这一产品的产能缺口依然很大。

SK海力士CEO此前已经宣布其2024年和2025年的HBM产能均已售罄。三星电子也在最新的Q2财报中称,随着产能集中在HBM、服务器DRAM和服务器SSD(固态硬盘)上,预计用于PC和移动设备的尖端芯片常规出货将受到影响。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吴雅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内存芯片市场回暖源于需求端有所改善,“尽管消费需求的回升并不明显,但AI和服务器领域的需求均有显著回温。”她预计,今年下半年DRAM价格因HBM渗透率持续上升而走高,而NAND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小幅下跌。“生成式AI的推动作用很大,尤其是DRAM因HBM的贡献更加明显。NAND部分则由于企业级SSD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整体消耗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