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会主席:4万亿刺激计划打动外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夏华旺 李 叶 北京报道
美国带着全球经济步入衰退,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日益显现世界增长引擎的作用。
一周以来,中国国务院连续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并且在周三核准了5000亿的地方项目。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将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比作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所实行的“新政”,中国政府的行动也提振了外国企业在中国的信心。
本周,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詹姆斯·吉莫曼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在一张白纸上重重地写下“$5860亿”,他表示:“前期一些外资企业因为经济不景气而出现观望,中国政府扩大投资非常及时,给他们带来了机会。”
《华夏时报》:你如何看待政府如此紧迫的经济计划,或者说中国“新政”?
吉莫曼:5860亿美元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体现了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增长困难的决心,这使得外资在华投资看到了希望,继续寻找自己在中国的投资机会。
中国在用这笔钱做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像美国拿钱挽救投行等金融机构。比起美国,中国宁愿用资金来建楼房、购买飞机、建设铁路和高速公路、建立医院来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些投资无疑会拉动工业市场的需求,对原材料、劳动力以及土地的需求都会增加,极大地刺激了内需。
《华夏时报》:这一轮政府投资把远期目标定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于一些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国公司,是不是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市场?
吉莫曼:中国美国商会的成员已经注意到了中国政府的具体方案。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动力是中国自己的,而一部分技术则可以由美国公司来提供,美国可以为中国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比如中国的机场购买美国的波音飞机、中国的医院进口美国的先进医疗和光学设备、计算机等等。
节能减排被中国政府放在了重要位置,中国和美国的能源合作因此有了很大空间。今年6月份,中美双方为签署《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都做出了努力。对于经济增长而言,这一协议的实施对中美双方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需要运用这5860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去购买新能源等技术,而美国恰恰可以向中国输入技术。
《华夏时报》:中国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从7月份开始连续3个月下降,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遇到了什么困难?
吉莫曼:外商在华投资确实减少了,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多数外资企业正处于观望阶段,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我们相信,在本周六举行的20国峰会中,中国将同与会各方共商,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金砖四国”中,中国比俄罗斯、印度、巴西更强大更坚实,能给美国公司带来更多机会,而且中国政策更开放,会吸引更多的公司来华投资。
《华夏时报》:12月份,中美将进行新一轮高层战略经济对话,双方目前都处在经济波动的非常时刻,你能简单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困难吗?
吉莫曼:美国的经济比中国先下滑,美国作为其最大出口市场的购买力减弱,中国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一些结构性问题,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克服。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9%以上,这是非常高的。在美国经济增长下降的时候中国人都在存钱,因为中国人害怕经济危机,但中国政府做出了决定,以投资拉动市场需求。可以说中国的刺激经济计划对于中国的经济、美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都是有益的。
《华夏时报》:奥巴马当选后,你们对下一届美国政府有什么期望?
吉莫曼:我们商会每年都去华盛顿访问,商会有超过2700家成员,这是一个利益整体。目前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相信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和中国的经贸关系会比以前更加紧密,这种紧密程度会超过与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
奥巴马给我们的月刊撰文时写到,会尽一切努力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我认为中美今后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