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强化金融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齐头并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明会 北京报道
“要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点燃民营经济创新增长的强劲引擎,就要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对民营企业提供系统化、精准化、高效化的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6月5日,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第十一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下称“投融会”)开幕式上如是说。
投融会是目前唯一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的全国性、专业性交易会。首届指导单位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本届投融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华夏时报社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协办,以“强化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将从6月5日持续到6月7日,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阔的金融服务对接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冯慧君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增强市场活力的关键力量。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出了“新药方”。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而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民营经济,天然带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因,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冯慧君认为,要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创造活力、点燃民营经济创新增长的强劲引擎,就要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对民营企业提供系统化、精准化、高效化的高质量综合金融服务。
2024年3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把服务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着力点,加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助力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要让金融更高质量地赋能民营经济,冯慧君认为,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特别明显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贵、慢”等难题,持续加大金融资源供给,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黏合剂”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参与重大战略和“走出去”提供支撑,充分扮演好“支持者”与“同行者”的角色。
他强调,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要提高价值发现能力。
“大企业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不妨主动出击,筛选培育具有‘独角兽’、未来行业龙头潜质的中小企业,与企业加强沟通,找到双方契合点,帮助中小企业向‘新’向‘质’蓄能,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冯慧君如是说。
作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中央级主流财经媒体,《华夏时报》以“人道、公益、民生”为主旨,秉承“思想创造价值,精神凝聚力量”的理念,弘扬“公益、慈善”精神,以提升民生福祉为己任,在传播力、影响力,以及公信力方面,都位居中国财经媒体第一方阵,是投资者、管理者、经营者所倚重的资讯和思想来源。
2023年,华夏时报社被中国记协评定为年度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单位。本次投融会上,华夏时报社还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冯慧君表示,“签约后,我们愿发挥媒体优势,利用我们的平台和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