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青春建功学雷锋义诊进校园,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作者: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05 17:35:19

摘要:中国残联将持续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发挥残联特色优势,以实际行动推进志愿服务普惠大众,有力凝聚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青春力量。

青春建功学雷锋义诊进校园,促进中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摄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3月4日,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残联“青春建功新时代 学习雷锋志愿行”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北京按摩医院三家医疗服务机构的青年志愿者专家团队共同参与。

此前一天,正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在此背景下,一场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听力康复助残活动与青年志愿服务联动,并为28名患者进行免费听力康复调试及听力检查。

《华夏时报》记者跟随青年志愿团,全程走进义诊现场。近距离对话病患和相关领域专家,倾听患者因为康复治疗而被重新点亮人生的故事。一位接受义诊的患者告诉记者,“因为听障的缘故,平时看病比较困难。民营医院费用较高,公立医院患者较多,就诊时长有限。再加上口罩的限制,不能读唇语,医患沟通困难重重。而这次义诊的咨询时间充足,等待软件精准将语音转为文字,我可以非常详细的和医生陈述病情,这样的治疗建议很实用很有收获。”

义诊咨询重治疗,科普讲座重预防

突如其来的降温和雾气并没有降低学生们的等候热情。早晨9时,记者来到位于蒲黄榆的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体育馆,映入眼帘的是体育馆中心站满了排队等待义诊的学生。

1.jpg

图注:现场排队等待义诊的学生站满了体育馆

一位学生表示,“这次义诊报名非常踊跃,由于场地和时长原因,人数有一定限制。但即便如此,没有报上名的同学也是早早来到现场,期盼可以被幸运之神眷顾,有机会与医生讨论疾病问题。”

迎门而立的是北京按摩医院的义诊区,记者看到由团委书记周京晶带队组织,主要围绕耳针、盲人按摩、运动康复三个学科方向展开义诊。作为现场最火爆的诊区之一,排队的学生横跨了体育场两端。

2.jpg

图注:按摩康复诊区排起条条长龙

对此,带队医生告诉记者,“在听障和视障人士生活中,因为一部分感官功能的缺失,其他器官承受的任务相对更重,甚至在姿势上出现一些个人习惯。长期以往导致出现劳损等问题。”而治疗康师也向记者证实,“今天面对的肌肉劳损患者较多,对于劳损引发的腰部疼痛,首先给予腰部放松的推拿手法,辅以康复训练方面的治疗方案。”

3.jpg

图注:按摩医院的康复师正在治疗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按摩医院的义诊团队中,有一位特殊的参与者——推拿戴彤倩医生。她既是北京按摩医院医生,又是该校针灸推拿专业的毕业生。而重回母校的戴彤倩,一有空闲就被学弟学妹们簇拥着。在学弟学妹眼里,戴学姐是青年学生的榜样,更是他们希望成为的样子。“因为团委组织这次学雷锋活动,让我在毕业后有机会回馈母校。虽然先天视障的我生活中有些许不便,但有幸生在这个时代,沐浴在党的春风里,接受高等教育,接受学校培养,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戴彤倩说。

4.jpg

图注:按摩医院的护士正在为患者进行耳针治疗

跟随等待义诊学生的脚步,记者来到博爱医院的义诊团队。这支队伍由团委书记陈爽集结,囊括神经康复、视障康复、儿童心理,普通外科、精神心理等科室骨干力量。针对常见的失眠、视力康复、孤独症、外科常见病、心理咨询和音乐疗法等相关知识带来咨询和科普。

现场一位提前咨询视障康复科普课程的学生表示,“平时看病主要求助于眼科医生,他们对眼病治疗非常专业。但谈到视障康复的锻炼等,往往不能给予太多帮助。听说义诊疾病的同时,还有康复科普课程,我们都非常期待。”

对此,视障中心主任医师邱怀雨自2023年投身视障康复专科,首次参加残联义诊向记者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深深感受到视障患者的真实医疗需求。这将成为日后指导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基石。义诊咨询重治疗,科普讲座重预防,防治结合才能帮助视障康复提升新台阶。”

5.jpg

图注:博爱医院邱怀雨医生讲解视障康复科普知识

此外,康复医院团队还针对失语症的音乐治疗和脑瘫科普等细分领域带来相关服务。神经科医生张晓颖表示,“中国的音乐治疗法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音乐治疗法的市场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其基于临床和询证基础的音乐技术疗法,针对中枢神经障碍导致的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精神障碍等疗效明确。比如心理治疗、儿童治疗、康复治疗等。”

儿童康复科医生刘建军告诉记者,“随着我国产前筛查、儿童计划免疫、优生优育等措施实施,肢体残疾儿童中发育畸形、小儿麻痹和家族遗传/近亲结婚所致的肢体残疾减少,由围产期脑损伤引起的脑瘫所致肢体残疾上升到第一位。截至目前,脑瘫依旧较难预防,但对于脑瘫的康复疗法尚在探索阶段。希望通过这次科普讲座,普及这些知识,帮助有需要的残障人士。”

6.jpg

图注:博爱医院刘建军医生讲解脑瘫科普知识

出生后查出听力障碍,听力康复重获新“声”

听力康复义诊在综合楼如火如荼展开。学生小米来做耳蜗调试和听力复查,经医生检查,如今他的双耳听力均为0%正常,且无法正常交流。经了解,小米出生时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双耳均未通过,医生初步诊断为听力障碍。小米的表示:“父母告诉他从出生的时候,听力筛查就没有过。我一直对声音没反应,先后做了4遍听力检查,结果始终一样。”

7.jpg

图注:语康中心医生腾白玉进行听力测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技师腾白玉分析,“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孩子听力异常,并告知家长定期跟踪听力检查。通常6个月以内建议进行助听器干预,并向省卫健委或残联申请。长期的听不到声音可导致听神经不可逆萎缩,永远失去听到声音的机会。”

而在7年之前,小米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开始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虽然效果始终不理想,但家庭本部富裕的他,迟迟不愿意将这个结果告诉父母。“表演能听到是很累的事情,所以我不太愿意回家,父母为我操了太多心,我不希望再给他们添麻烦。”

8.jpg

图注:语康中心医生孙凯进行听力测试

对此,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技师腾白玉表示,“听力康复的目的是让他们重获新声,像健全人一样学习和生活。目前残联对于听障康复给予非常全面的帮扶政策支持。我们看到很多听障患者逐步体会到健全人的生活。但具体到听力康复工作,其实不只是硬件和物质的支持,更需要技术上的帮扶。比如今天的患者,虽然安装了知名品牌的人工耳蜗,但语言辨识率是0%。佩戴听力康复设备后的调整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让学雷锋活动更有意义。”

在腾白玉的科普讲堂,她介绍,“先天性听力障碍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据相关研究,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约0.1%-0.3%,儿童听力障碍会影响语言发育,严重者导致聋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9.jpg

图注:听障科普讲座现场,腾白玉医生和学生用语言和手语配合

现阶段下,科技的发展为听障儿童带来很多帮助。腾白玉坦言,“表示,通过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检测,实现听障儿童早发现早诊断。在治疗方面,有先进助听器,骨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人工听觉脑干植入技术,最新还研究出耳聋基因治疗技术,这些都体现了科技发展为听障朋友带来的利好。”

在这次活动中,记者深感团委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意义非凡。雷锋精神自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仅仅是雷锋个人的思想、品质和行为的凝结,而是以雷锋为代表的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道德实践与道德创造的凝聚,并在这种共同的集体活动中,感受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残联直属机关团委主办,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北京按摩医院、华夏时报社、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等多家团组织积极参与。中国残联将持续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发挥残联特色优势,以实际行动推进志愿服务普惠大众,有力凝聚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青春力量。

10.jpg

图注:听障学生展示书法作品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