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金融领域虚假诉讼大量涌现,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快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2-28 12:58:23
文/卢梦雪
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依法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六检察厅厅长冯小光介绍了金融领域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的主要类型。
冯小光介绍道,金融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的类型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追偿权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票据纠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以及证券类、保险类纠纷等,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冯小光表示,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该类案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案件体现出当下新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创新形式多样,金融风险点多面广,金融纠纷复杂多样,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增多,对检察机关监督办案提出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二是金融领域虚假诉讼大量涌现,常见的有企业以虚假诉讼逃废债、“套路贷”等情形,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三是民事监督案件常与信贷领域诈骗、证券犯罪、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存在交叉情形,要求检察机关强化刑民协同治理。四是案件反映出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欠缺,突出表现为信贷管理存在漏洞,如贷前审查不严、贷后监督不力、忽视诉讼时效等。五是金融领域民商事法律规定不够明确,裁判尺度、标准不统一,给办案带来一定困扰。六是金融领域民事监督类案较多,且常涉及群体因素,容易引发信访风险等,给社会治理带来压力。
虚假诉讼通俗地说就是打假官司,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起民事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裁定、调解的行为。
近年来,民事检察部门聚焦金融重点领域,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能动融入社会治理,开展精准监督,取得积极成效。冯小光表示,近两年来,受理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民事纠纷类案件4800余件,提出抗诉240余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70余件。
编辑:孟俊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