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益辩益精彩”——公益辩论赛6位辩手名单出炉 即将亮相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

作者:华夏公益论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2-14 18:53:10

摘要: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将于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特别设置辩论环节:“用商业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6位辩手名单,他们是:刘权,陈嘉颖,石文君,徐本亮,张莹,蔡蕤洁。

 “唇枪舌剑,益辩益精彩”——公益辩论赛6位辩手名单出炉 即将亮相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

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将于12月26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特别设置辩论环节:“用商业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该辩论缘起于2017年,中国公益界知名人士徐永光和康晓光就公益与商业的不同观点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讨论。公益与商业,究竟是可以相融相合的好拍档,还是水火不容、界别清晰的两条平行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夏公益认为,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值得深挖且长期地开展下去。因此,本次华夏公益论坛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公益与商业的辩论。

本届论坛组委会发布招募6位公益辩论赛辩手的“英雄帖”后,许多业界或跨界公益人来电来信咨询,他们都对此次辩论的主题饶有兴致,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互动。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确定6位辩手名单,他们是:刘权,陈嘉颖,石文君,徐本亮,张莹,蔡蕤洁。

热烈祝贺以上6位思维敏捷、口才一流,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有着独到见解的优秀辩手加入此次华夏公益辩论赛!

一起来了解他们——

公益辩论赛正方辩手3位:刘权,陈嘉颖,石文君。

刘权.png

刘权

刘权,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1期学员,中国狮子联会沈阳代表处2023-2024年度主任,国际狮子会认证讲师(LCIP)。

【观点概述】

1、用商业的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需要谨慎平衡商业利益与公益目标之间的关系。

2、公益组织应明确其使命和价值观,并制定合适的商业战略,以确保商业运营有助于实现公益目标,而不是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公益组织保持透明度、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也至关重要。

陈嘉颖.png

陈嘉颖

陈嘉颖,益嘉能量场创始人。2019年8月,益嘉能量场成立,致力于个体社会价值开发。2B端架起商业与公益有效沟通的桥梁,精准匹配商业与公益的资源和建立深度链接,寻求双方为彼此赋能的方式,来实现商业更美好,公益可持续。2C端是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方法终身学习、持续成长。

【观点概述】

1、公益解决社会问题,会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益有效性的保障和提升,必然要通过商业操作实现。

2、满足人类生存需求所提供有偿服务的商业,讲求利润、效率和效益。

3、任何一种商业形式都可以穿透其盈利模式看背后价值取向。所有优秀伟大的企业,都以客户福祉为最高利益,并叠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高维价值观一致时,公益和商业不仅不互斥,还必然殊途同归。

90DCDCB0-CB72-4ADF-BCF5-6AEE6C3B985F.jpeg

石文君

石文君,2023年2月加入《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2023年10月,担任杭州亚残会《华夏时报》出镜记者。与公益相关的任何事情,她都感兴趣,在探索公益领域的同时,希望能以专业独到的视角,助力社会公众关注公益,监督公益,践行公益。截至目前,她已刊发《郑州市东明路“抗癌共享厨房”,是生意还是慈善?》、《144万元爱心善款落实成谜,百川慈善基金会深陷质疑》等颇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

【观点概述】

1、我相信公益与商业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益与商业密不可分,公益推动商业发展,商业可以反哺公益事业。

2、企业需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缩小贫富差距助力,公益也需要企业支持,并具有持续的造血功能,不断优化公益模式,实现公益力量最大化。在未来,公益与商业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激发更多公益创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公益生态。

公益辩论赛反方3位辩手:徐本亮,张莹,蔡蕤洁 。

徐本亮.png

徐本亮

徐本亮,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特聘教授,并担任中华志愿者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团中央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委和指导专家。践行和传播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思想20年。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28年,创业教育25年,有丰富的公益机构管理和运作、公益项目开发和管理、筹资、公益创业指导的实践经验。著有《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

【观点概述】

1.我不主张用商业手段经营公益组织。因为“什么是商业手段”的概念很模糊。也有人误认为用商业手段经营公益组织,就是办一个企业,或者赚点钱来资助社会组织。

2.我认为公益组织也要市场化运作,这里的市场化是指要坚持需求导向、成果导向。

3.公益组织要在使命引领下做到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即要做到收支平衡。

张莹.png

张莹

张莹,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6期学员,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办理案件400余件,参加庭审上千次,具有丰富的庭审辩论经验。个人著作有 《继承案件裁判要旨总梳理》、《婚姻家庭案件裁判要旨总梳理》等。

【观点概述】

1、商业的手段运营公益组织的方式不可取。我们可以用商业思维方式思考公益的问题,帮助公益组织拓宽发展道路,增加其募集资金的途径,但这并不代表公益组织就可以采用商业公司的经营模式去运营,因为公益伦理与商业伦理完全不同。如果将商业经营的模式都直接应用到公益组织,势必会扰乱公益组织的使命和运营,打乱他们正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2、对于公益组织而言,伦理和合规是其非常重要的核心,而公益组织的合规与商业企业的合规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以公益组织的外核去实施商业机构的内核,势必会引发诸多道德风险,也必定会破坏整个公益行业的形象。

蔡蕤洁.png

蔡蕤洁

蔡蕤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EMP18期学员。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四川省优秀检察官、四川省、成都市检察系统十佳公诉人。曾代表四川检察机关参与两届川渝公诉人辩论赛获得最佳辩手,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辩论赛西南赛区亚军,获得首届四川公诉人律师辩论赛最佳风采辩手。兼任公益讲堂讲师,曾为多领域的数十家机构开展上百场公益普法讲座。

【观点概述】

1、义利共生,是一种实用中国智慧,没有“义”的事情干不成,没有“利”的事情推不动。公益需要商业,而不需要商业化,公益需要资本,而不能资本化。

2、无论我们的初心有多么的美好,都需要用科学、现代、共赢的思维方式去促进公益力量的壮大,目前社会已经进展到了新的形态,公益也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慈善模式,通过义利共生的理念,连接善意,激发公益更多的新可能,以商业项目的成功运营管理经验为术,以仁爱至善的圣贤精神为道,共创公益事业的辉煌。

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公益辩论赛总顾问:唐昊

唐昊.png

唐昊

此次公益辩论赛特别邀请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管理教育中心学术主任、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唐昊担任总顾问。唐昊曾担任华南师范大学辩论队总教练,曾率队获得广东省文艺杯辩论赛冠军,粤港澳辩论赛第三名等好成绩。

2023(第三届)华夏公益论坛大幕将启,这场公益辩论赛的关注热度逐日上升——正方与反方,3:3的头脑风暴和唇枪舌剑,益辩益精彩,给你好看!一起期待吧!

12月26日,北京,不见不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