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开标:骨科四大类高值耗材基本全覆盖,企业保底中标加速国产替代

作者: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1-30 22:47:15

摘要:记者注意到,此前人工晶体已经历经多轮联盟及省级集采,运动医学类运动医学类的带线锚钉只在河南、北京、江苏进行过小范围集采。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开标:骨科四大类高值耗材基本全覆盖,企业保底中标加速国产替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11月30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在天津开标,并于当日下午1点后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覆盖人工晶体(眼科)、运动医学(骨科)相关高值医用耗材,共有128家企业参与此次集采,126家拟中选,中选率98%。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集采前价格计算,人工晶体类耗材平均降价60%,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39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平均降价74%,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67亿元。此次市场占有率高的国内外头部企业均有产品中选,保持了临床使用稳定性,产品供应丰富多元。

集采现场一位业内人士曹毅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较前相比,此次国采延用脊柱项目相对温和的保底中标机制,愈加侧重于对高价中标后产品的约束。针对最高竞价比价价格进行拟中选限制,及中选排名产品系统待分配量比例调控,医疗机构剩余量选择时,对于中选企业低分位区间的限制,充分保留了企业的生产空间。”

据悉,此次中选产品将广泛惠及接受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以及因劳动、运动肌肉韧带受损需施行运动医学手术的患者。伴随此次集采的尘埃落地,意味着骨科四大类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实现集采全覆盖。

百亿元规模产品开采

11月30日早,在天津梅江中心皇冠假日酒店三楼梅江宴会厅,不少企业代表已经在门口排队递交材料,等待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开标。当天曹毅平早早来到集采会场,他表示,“在现场看到很多老熟人,包括人工晶体耗材集采的有力竞争者国产厂家爱博医疗、昊海生科,以及运动医学耗材的头部企业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等悉数到场。”

记者了解到,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会场为每家企业设置了三个席位,如果每家企业按照满额三位企业代表出席计算共有411位企业代表会参会,而一位企业代表保守估算参会人员也将近300人左右。

据悉,本次集采包括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总计市场规模约155亿元,其中人工晶体类耗材65亿元,运动医学类耗材90亿元。据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此前发布《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本次集采主要包括治疗白内障用人工晶体、粘弹剂,治疗肌肉、韧带、软骨等损伤的锚钉等医用耗材,共分为31个产品类别、40个竞价单元。

在采购量方面,全国7101家医疗机构参与填报人工晶体采购需求达192万个,粘弹剂采购需求达245万盒;运动医学类耗材采购需求达120多万个,骨类重建物33万包,共涉及133家申报企业,145家生产企业。

在具体采购产品方面,美国爱尔康公司今年新上市的景深延长晶体从1.1万元/个降至3500余元/个,高性能的三焦点晶体(非散光)从2.3万元/个降至8900余元/个;内资企业爱博诺德公司的非散光单焦点晶体为需求量最大的人工晶体产品,价格从2500元/个降至近800元/个;美国强生公司的新一代单焦点晶体从1万元/个降至1100余元/个。英国施乐辉公司为全球运动医学领域的知名企业,其产品聚醚醚酮带线锚钉从5600元/个降至1300余元/个;临床使用量大的人工骨从1400元/立方厘米下降到300余元/立方厘米。

对此,曹毅平认为,“我们公司主要投标的是运动医学类的带线锚钉及固定板两类耗材品种,目前这类产品拿带线锚钉类别来举例,各种不同的产品材质的市场价格一般普遍在6000到9000元位置。目前骨科大类中的运动医学类产品管线与骨科大类中其它的骨科关节类、骨科脊柱类及骨科创伤类相比,仍属于较新的产品赛道,骨科运动医学类目前市场的国产化率仍较低,目前市场份额主要仍然是进口品牌占据,国产化率在10%左右。”

集采加速国产替代

记者注意到,此前人工晶体已经历经多轮联盟及省级集采,运动医学类运动医学类的带线锚钉只在河南、北京、江苏进行过小范围集采。

据上海证券研报指出,人工晶体自2019年8月安徽集采以来,先后历经数轮联盟及省级集采,几近覆盖全国,采购品种也从单焦点拓展到多焦、连续视程等多品类;2021年广东三省联盟人工晶体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约54%,最高降幅达90%。

在竞争格局方面,此次集采的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行业的高端品类仍被外企把持。其中,人工晶体行业主要被爱尔康、强生等跨国外资品牌垄断,产品以中高端为主。目前该赛道的国产头部企业是爱博医疗和昊海生科。其中,国产品牌占比最高的是非散光单焦点产品,其次是散光单焦点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爱博医疗报量居前,在非散光单焦点、散光单焦点中报量分别为18.1%和15.2%。而在高端的双焦点产品中,爱博医疗在非散光双焦点也实现了12%的报量。昊海生科凭借旗下自主品牌和代理品牌在非散光单焦点和非散光双焦点的报量分别为12.6%、11.3%。

而运动医学行业方面,市场份额被施乐辉、强生、锐适等外企把控,国产化水平在10%左右,根据天星医疗招股书,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55.8亿元。在此次集采报量中,国产品牌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奥精医疗均榜上有名。其中,威高骨科在12个品类中进入A组,大博医疗和春立医疗分别在9个和8个品类中进入A组,威高骨科在人工合成骨的报量达到了31.4%。

对此,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晶体类和运动医学类耗材集采的成功开标,将进一步释放集采改革的制度性红利,减轻群众负担。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4年5、6月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作为多次参与骨科集采的元老,曹毅平分体会表示,“而相较于之前的国采批次,集采规则越加完善,对于企业和民众更加利好。比如此次采购文件中进一步明确了允许采购非中选产品以及对产品价格的要求,为后续新产品上市后的医疗机构采购及各省新产品的挂网价格提供了政策依据。”

此外,国家医保局有关专家表示,自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成功组织三轮高值耗材集采,覆盖范围包括冠脉支架、人工关节及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超过80%。截至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对高值医用耗材采用“一品一策”的采购思路,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并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