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科学干预 助力农村儿童发展,慧育中国 点亮欠发达地区的启蒙之光

作者:卢梦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9-19 12:22:10

摘要:跺脚、拍手、旋转、跳跃、单膝跪地!在育婴辅导员央吉美朵的鼓励下,23个月的藏族宝宝晋美啦随着节拍,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支简单的舞蹈。

文/卢梦雪

跺脚、拍手、旋转、跳跃、单膝跪地!在育婴辅导员央吉美朵的鼓励下,23个月的藏族宝宝晋美啦随着节拍,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支简单的舞蹈。

晋美啦是西藏拉萨尼木县的一名“慧育宝宝”,在2022年2月初次接触“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的早教。与央吉美朵17个月前初次家访晋美啦的情形相比,当初那个内向、害羞的小男孩已经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

科学研究表明,出生后的最初1000天是大脑发育和能力形成的敏感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养育刺激,而能否抓住儿童发育的这个黄金窗口期,关乎教育公平的起点,关乎未来国家人力资本的整体提升。

而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家庭基本不具备科学的教养模式。此外、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群体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看护人关于儿童早期发展和养育的知识较为有限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项目(下称“慧育中国”)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儿童早期发展重点项目之一,旨在探索适宜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幼儿发展干预模式。自2017年起,中金公益基金会携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把“慧育中国”项目相继引入湖南省古丈县、甘肃省会宁县以及西藏尼木县和西藏山南森布日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区,为当地农村6-36个月儿童提供入户家庭养育指导服务。如今,项目在四地已惠及超 4000名儿童及其家庭,为当地妇女提供了约230 个工作岗位。

通过每周一次的入户家访,接受过严格系统培训的育婴辅导员带着爱心、知识和玩具推开一个个孩子的家门,让欠发达地区的家庭看到了孩子未来的更多可能。

给乡村儿童更多可能

晋美啦家中有5个人,因为爸爸平日要外出打工,妈妈主要承担了晋美啦的养育工作。平时,由于妈妈同时承担着所在村子村委会委员的工作,小小的晋美啦常常独自玩耍。

央吉美朵还记得第一次家访时见到晋美啦的场景。当时,6个月大的晋美啦紧紧靠在母亲的怀里,面对央吉美朵的呼唤头也不敢抬。即使央吉美朵拿出很多玩具来吸引小晋美啦的注意力,这个怕生的小男孩还是不为所动,看都不看她一眼。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央吉美朵发现了晋美啦对音乐的兴趣,也为她走近晋美啦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在一次家访时,央吉美朵的手机来电铃声响起,小小的晋美啦终于将埋在妈妈怀里的头探了出来,迷茫的脸上充满了对音乐的好奇心。晋美啦喜欢音乐吗?挂断电话后,央吉美朵试探性地再次播放起同样的音乐,晋美啦的小手竟然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摇摆起来。

兴趣点找到后,央吉美朵从音乐入手,不断拉近与晋美啦的关系,不仅偶尔教晋美啦一些舞蹈动作,还通过瓶盖游戏、看图说话等早教活动让晋美啦练习说话和表达。如今,23个月大的晋美啦能跑能跳,学习能力在家访过程中不断提高。

除了晋美啦家,育婴辅导员央吉美朵还承担着尼木县另外3名儿童的日常家访任务。

“我本身特别喜欢小孩,从事这份工作也可以帮助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央吉美朵说,她从2018年开始从事家访工作,现在已经服务了24户家庭,“我喜欢被小朋友叫‘老师’,这是一份光荣的早教工作。”

让更多儿童、母亲和家庭受益

2017年底,中金公益基金会邀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领导赴西藏拉萨市尼木县联合实地考察,将“慧育中国”项目引入了雪域高原。

“项目的试点和顺利开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领导以及统筹协调,所以我们最开始就邀请了尼木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前往同为牧区的新疆吉木乃,考察当地‘慧育中国’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和全面地了解到这个项目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实施成果和重要意义。”中金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冯丹云回忆道。

在尼木县县委县政府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1月,“慧育中国”西藏尼木项目正式启动试点,2020年11月实现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项目覆盖适龄儿童448名,累计惠及尼木全县6乡2镇儿童1885名,提供了175个就业机会。

如今,中金公益基金会支持了“慧育中国”项目在湖南古丈县、甘肃会宁县、西藏尼木县和山南森布日移民搬迁安置区四地开展。

“接受家访干预的孩子和家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西藏森布日是一个极高海拔生态移民搬迁点,在这里,我看到原本腼腆、只会说藏语的孩子在经过家访后越来越自信大方,而且可以说一口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在湖南古丈,有些家长刚开始还对家访干预的形式有些抵触。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家长们感受到了变化,发现确实很有效,慢慢地越来越希望家访员来‘上课’,还会特意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早早在门口迎接。”冯丹云感慨道。

“慧育中国”项目带来的变化不止于此。项目为当地创造性地提供了“督导员”和“家访员”就业岗位。招募的家访员大多来自本村或者附近的村镇,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通过这份工作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获得了一份收入,而且经过科学系统的培训、持续严格的督导和一次又一次的家访实践,收获了极大的个人成长,变得更加自信,更有市场竞争力,更能融入社会。

“我们自身也在公益项目的推进中不断成长。将项目引入到帮扶地区地只是第一步,我们的角色不仅是捐资方和资源链接平台,也是参与者、推动者,与专业的公益合作伙伴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一道,在项目的调研、策划、落地实施以及政策推动等多个环节发挥各自优势,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并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冯丹云表示。

2023年8月11日, “慧育中国”项目西藏山南森布日“妈妈班”正式开班试点,将围绕家庭教育指导、婴幼儿保健、妇女保健及国家通用语言几个方面,以讲座、小组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妈妈们带去科学的指导和持续支持。在“慧育中国”项目中融入“妈妈班”模块,将儿童和妇女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是一个新尝试、新探索,也是项目的补充和延伸。“妈妈班”的顺利启航,离不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金公益基金会、西藏自治区妇联、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以及森布日生态搬迁安置点管理委员会的共同努力。“慧育中国”项目在助力早日实现藏区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儿童、母亲和家庭受益。

编辑:雷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