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期指急速下探 机构入场或增强期现联动

作者:张玉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5-07 18:37:46

摘要:期指急速下探 机构入场或增强期现联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国内外多重利空因素促使国内股指期指一同连续下跌。继5月6日股指期货大跌3.61%之后,5月7日,股指期货延续跌势。
    与此同时,沪深股市也进一步下跌。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二指数之间较大的基差说明期现的联动性还并不明显。随着券商们的入市,期现市场的联动性将更加明显。
内外因素
“逼迫”期指急速下探
    在国内货币紧缩、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欧洲债务危机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下,5月6日、7日,股指期货大幅下跌。其中,5月6日,股指期货小幅高开后便一路震荡下跌,并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主力合约IF1005盘中创下2953.6的新低记录,报收于2967.4,大跌3.61%。
    7日,主力合约IF1005以2928点开盘,继续延续上一日跌势。四份合约跌幅均达到2%以上。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地产调控政策以及经济走势过热等国内因素,都促成了期指的不断下行。”东华期货首席分析师陶金峰说。
    年内众多企业的IPO以及大小非解禁对期指市场形成了抽血效应。“特别是年内最大的IPO农行也将随后上市。”陶金峰说。
    从国际因素来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惧心理加重。这造成了欧元波动、美元暴跌。同时,道琼斯指数也在一日之内下跌近千点。
    陶金峰表示,国际评级机构的推波助澜,不断下调各国的评级,更增加了人们的恐惧心理。“欧洲债务危机的这种风险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然而,对于国际市场环境,也有持相对乐观态度的。广发证券分析师王健对本报记者表示,毕竟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只是金融危机的余震,期货市场的急速下探是对市场反应过度的结果。
    “就像强震之后的余震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一样,金融市场的余震就是余震而已。”王健说。
    陶金峰表示,目前的股指期货市场调整还没有到位。特别是5月份合约的价格将在2700点-2800点之间徘徊,并且反转的可能性比较低。
    受各种利空因素影响,沪深股市与期市一起延续跌势。但股指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中缺乏机构的身影,因此期市对股市的影响还不算明显。
    这种局面或将在不远的将来有所改变。
机构入场
或增强期现联动性
    事实上,期指的下跌,并没有阻止券商们入市的步伐。
    继5月5日,广发证券率先公告将参与股指期货业务之外,5月6日,中信证券也发布公告。公告表示,董事会同意公司申请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授权公司经营管理部门向监管部门递交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中信证券称,在股指期货交易业务初期,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业务,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之后,可开展其他交易目的的股指期货业务。
    此前,广发证券曾表示,其参与股指期货业务投资规模,不超过《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规定上限的80%。据业内人士估计,广发银行的投资额不会超过86.64亿元。
    而中信证券在公告中表示,股指期货交易业务含套期保值及其他交易目的的股指期货业务投资规模按合约价值计算不超过公司净资本的50%。根据中信证券2009年年报显示,其净资本为349.04亿元。那么,其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资金最高可达174.52亿元。
    如果两家券商入场,那么最多将有260亿左右的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但这些都还不是现实。
    “目前整个股指期货市场还是以少量私募基金参与为主,如果机构入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联动效应将更加明显。”陶金峰表示。
    以5月6日为例,IF1005与沪深300现货指数的基差仍比较高,特别是在上午交易时段至下午13:48左右,基本在70-87之间波动,期现套利的机会较好,而下午14:30前后基差一度缩小至50以下,到股市现货收盘时基差再度回归至65左右。
    陶金峰表示,仅有少量的私募基金等资金参与的期现套利力量还不足以抹平其中的较高基差。
    东方证券分析师高子剑则表示,大量机构资金的涌入,不仅期现之间的价差会减小,而且日内交易的比例也将会降低。另外,期现价差的减小将弥合期现之间巨大的套利空间。
    “如果机构入场,那么整个股指期货市场做空的力量更会强大,整个期指市场的表现将更加成熟。”陶金峰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