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赴港上市叠加分拆物流融资,美的为何急于筹钱

作者:卢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10 20:00:02

摘要:在宣布欲分拆旗下安得智联在A股上市后,位列白电三巨头之一的美的集团(下称“美的”)又释放出准备登陆港股资本市场的信号。

赴港上市叠加分拆物流融资,美的为何急于筹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在宣布欲分拆旗下安得智联在A股上市后,位列白电三巨头之一的美的集团(下称“美的”)又释放出准备登陆港股资本市场的信号。

8月9日晚间,美的宣布,公司正在对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在符合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在频繁的资本运作背后,海外市场以及B端业务的多元化,正在成为美的选择的新增长引擎。不过被认为目前处于低迷期的港股,能让美的达成自己的目标么?

欲登陆港股

美的在公告中称,登陆港股是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

对于早前进行了一系列出海并购的美的来说,全球化意味着一个巨大市场。美的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其国外收入1426.4亿元,超过总收入的四成,当期美的在国外市场的毛利率为23.6%,相比国内低了一个百分点左右,不过去年美的国外收入同比增长3.63%,国内收入却下降1.13%。

美的在上述年报中也称,自己的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海外设有20个研发中心和18个主要生产基地,海外员工约3万人。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美的方面还表示,2022年其埃及生产基地和泰国空调新基地完成建设和投产,并会持续推动位于巴西和墨西哥生产基地的建设以有效覆盖美洲市场。

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的选择去港股上市应该主要是考虑自己的国际化布局,可以更好地接触国际投资者。还有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表示,随着美的海外员工群体日益庞大,涉及到海外高管的激励也会增加,相对A股,港股可以更灵活地承担起激励平台的角色。

同花顺显示,就在8月9日港资在美的的持仓比例为20.57%,为近三个月的最高点,当天净流入1.41亿元。

不过,在港股成为多家公司资本市场重要选择的同时,其股价长期处于低位、股票流动性不高也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从股价来看,相对A股的高估值,港股一向“吝啬”。以同时在A股和港股整体上市的海尔智家为例,8月10日海尔智家港股盘中报价24.55港元,微涨0.41%,但比A股收盘价低近6.62%。而在2020年12月,海尔智家刚登陆港股时,其A股价格相较港股一度溢价近28%。

另一方面,家电业务更为外界熟悉的美的,在A股的估值也并不高。在宣布论证登陆港交所的次日,美的8月10日在A股收于56.35元,降2.1%,市盈率(TTM)约为13倍。事实上,在家电企业市值规模前三的白电三巨头中,市盈率(TTM)最高的海尔智家这个数字也只有15倍,作为对比,海尔生物虽然市值不足海尔智家的1/10,但市盈率(TTM)接近23倍。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认为,从香港市场的角度,当然是欢迎更多公司来上市。但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现在港股的估值和流动性都不太合适。但他同时也表示,港股可以募资在境外使用,也可以多个融资平台。8月9日,对于为何现在考虑登陆港股等问题,美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A股动作频频

除了考虑登陆港股外,美的近期在A股市场也动作不少。

7月28日,美的宣布其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旗下物流业务安得智联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可行性方案的论证、组织编制上市方案、股权激励、 签署筹划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协议等上市相关事宜。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美的持有安得智联近74%的股份。美的在公告中称,启动安得智联的分拆,有利于其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创新业务板块估值潜力;有利于安得智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外,今年6月美的还控股了位于能源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科陆电子。后者发布的公告显示,6月2日美的以现金认购的其新增股份上市后,美的以22.79%的持股比例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的实控人也将变更为何享健。

在A股资本市场动作频频背后,美的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会坚定发展第二引擎,着力发展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科技和新能源等核心ToB业务。

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两大业务合计收入2759亿元,占据美的总收入的八成,但仅微增0.8%。与此同时,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去年收入分别为216亿元同比增长7%,228亿元同比增长16%,277亿元同比增长10%。

美的在财报中援引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还显示,2022年家电行业出口和内销规模均出现下滑,其中家电行业出口规模同比下降10.9%,家电行业国内销售规模同比下降9.5%。

在家电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下,记者了解到,不止美的,创维、海尔、格力等多个家电厂商都已投身于新能源、智能装备等B端赛道。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家电行业已经是刺刀见红的红海领域,通过多元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制造能力,找到新的产品品类和品系,另一方面也不再局限于成熟市场,主动突破围墙,去找蓝海市场。他同时也对记者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的跨度非常大,经常是进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每一个跨度都存在新的学习成本。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