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华夏时评:持之以恒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04 18:08:24

摘要:“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只挂在嘴上,需要在“加快、培育、壮大”三个关键词上持之以恒“做文章”。要做好的“文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华夏时评:持之以恒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7月下旬以来,“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头条”频率明显提升。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 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影响力。”8月2日,国资委会议强调,“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面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消费信心仍显不足等问题,上半年,中国经济取得了5.5%的增速,成绩来之不易,但经济恢复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是“关键期”的关键之举。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是指快马加鞭、刻不容缓;“培育”是指培植、哺育;“壮大”是指茁壮、闳廓。加快、培育、壮大,三者一个都不能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会厚积薄发、蓬勃向上,从而为经济快速恢复和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具有规模效应显著、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强、发展前景大等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是我国产业体系中的新支柱、产业发展中的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已超过13%,表现不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优等生”。从近日公布的前7个月销量数据看,造车新势力阵营中,“蔚小理”与零跑、哪吒销售破万辆。老牌车企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销量超过26万辆,同比增88.81%,海外销售18169辆,环比增速达到72.45%,较去年同期增长351.29%,销售已经深入日本、德国等知名车企腹地。

从投资端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近5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增长明显。

但毋庸置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还存在一些被“卡脖子”的弱项,补短板、锻长板的“功课”亟须补足、提升。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影响力,着力破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卡点堵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只挂在嘴上,需要在“加快、培育、壮大”三个关键词上持之以恒“做文章”。要做好的“文章”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敢闯、敢投、敢担风险;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7月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资委拿出了实干有效的“国资央企解决方案”。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部署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为激发动力,国资委对考核、薪酬、主责主业、投融资、选用人、模式创新、资本金支持等国资监管政策,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适用性改造”。将专项行动执行情况与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的选任、考核挂钩,做实“一把手工程”。

“国资央企解决方案”有的放矢,是避免一哄而上又解决后顾之忧的创新变革之举,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的。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央企创新垂范,效果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