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重庆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残疾人事业提质增效“加速度”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7-21 19:24:02

摘要:初心如磐向未来,擎旗奋进谱新篇。据记者了解,重庆将带领全市169.4万残疾人,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埋头苦干、逐梦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庆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残疾人事业提质增效“加速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盈枝。

7月17日上午,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

据记者了解,本次大会是在全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盛会。大会的主题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素京在会上强调,重庆市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深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主动融入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发挥作用”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势,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要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要持续改革创新,切实发挥好残联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重庆残疾人事业跑出“加速度”

过去五年,是重庆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中国残联有力指导下,全市残联系统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围绕中心、融入大局、服务全局,实施了一系列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办成了一系列扶残助残惠残的好事实事,坚决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如期实现,广大残疾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实现了就业创业,平等地融入社会,有了更多出彩的机会,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重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市委、市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关心重视达到新高度,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立专节,擘画残疾人事业发展;出台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等重大惠残政策措施;9.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如期实现脱贫。实现重庆运动员残奥会金牌“零突破”,市特教中心扬帆管乐团受邀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为国家争了光、为重庆添了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4%,残疾人就业率达到55.1%,残疾人文体活动参与率达到5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5年获得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一等。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跑出了“加速度”,赢得了“满堂彩”。

同时,重庆聚力实现脱贫奔康,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如期打赢残疾人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8万户,将8324户9640名残疾人纳入重点监测和帮扶范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鲁渝残疾人帮扶协作项目75个,惠及残疾人3.8万人。织密筑牢残疾人社会保障网,20.4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89.5万名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87.9万名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两次调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11.7万人次。残疾人工作连续3年纳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扎实开展“一问二帮三送”专项活动和“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残疾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点亮了美好生活,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据记者了解,五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加快推进富民增收,残疾人就业创业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展,新增残疾人就业4.4万人;孵化残疾人创业项目60余个,总产值1.7亿元。

五年来,重庆突出抓好扩量提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有效保障,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达到40所,开展随班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达到2965所,接收残疾学生的高中阶段普通学校达到159所,2440名残疾考生被高等院校录取。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全面实施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三级防控策略;为118.1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23.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312.7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并实现“扩面提标”,2.9万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组织残疾人特殊艺术巡演236场次,成功举办重庆市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得西部地区第一名;成功举办重庆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创建全国唯一的残疾人啦啦操运动发展模范市,参加国际国内赛事获得285枚奖牌。优质、均等、便捷的公共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今天的巴渝大地,扶残助残深入人心,春天的事业发展强劲、更加温馨。

未来五年砥砺奋进谱新篇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据了解,重庆今后五年将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和组织优势,强化党建统领“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和“五项机制”,锚定奋斗目标,保持战略定力,认认真真做、扎扎实实干,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增加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厚度。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推动低收入重度残疾人单独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地落实。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精准管理。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和待遇水平,持续落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助政策,促进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更有效覆盖残疾人。

提升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温度。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支持政策、服务规范和补贴制度,鼓励培育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参与残疾人照护托养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为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多形式的社会化照护服务;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协同推进困难残疾人集中供养工作。

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结合残疾人特点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建立供给充足、载体多元、形式多样、管理规范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体系,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劳动素质。

着力提高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强化残疾预防工作,落实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实施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等“五大行动”,提升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加强残疾人健康服务,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维护残疾人平等就医权利,守护残疾人心理健康。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完善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实施“质效同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深化社区康复工作,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开展“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应用示范,实施“服务零距离”基层辅助器具队伍培养计划,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

初心如磐向未来,擎旗奋进谱新篇。据记者了解,重庆将带领全市169.4万残疾人,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埋头苦干、逐梦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