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并发症成主要致盲性眼病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密集出台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6-07 22:53:2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从国家、民族、未来的角度出发,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体现了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深切的关心。”

高度近视并发症成主要致盲性眼病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密集出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期间,他指出:“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其实,为了防止孩子过早地戴上“小眼镜”,近年来,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

6月6日,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由人民网主办、人民在线承办的“2023人民健康大会·国民视觉健康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共同呵护明亮‘视’界 开启光明未来”为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从国家、民族、未来的角度出发,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体现了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深切的关心。”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学校卫生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冀永才在会上指出,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从2019以来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近视的早发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同时,盲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近视早发情况得到一定缓解

早在2018年,习近平就青少年视力健康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当年的8月30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求每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要下降0.5个百分点,近视率比较严重的地区,每年要下降1个百分点。自此,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

微信图片_20230607185130.jpg

如今,五年过去了, 我国近视防控工作成效如何?

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医学部主任、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至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3.6%,50.2%、52.7%、52.6%。其中,2021年的数据较2018年总体下降了1个百分点。

虽然2022年的最新数据尚未出炉,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3年的计划应该是下降1.5—3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显然没有达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不过,就此,瞿佳给出了解释,“这三年恰恰是我国疫情暴发的三年,疫情对近视防控起了极大的干扰作用。从这个情况来看,比较2018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不是国家集全国之力来做近视防控,可能已上升了3个点、5个点,甚至更高。”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年初,《“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了眼健康事业发展的路线图。“十四五”期间,我国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有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科学矫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白内障复明能力,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的筛查能力,推动角膜捐献事业有序发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一是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 三是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微信图片_20230607185137.jpg

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潘健表示,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成为学校、社会和家庭以及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

就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印发了《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经过社会各界的合力推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视的早发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低度近视发展成中高度近视的速度也有所放缓。

高度近视并发症成主要致盲性眼病

不过,近视防控工作仍存在着诸多难点和堵点,近视低龄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小学和初中阶段增长迅速,学生高度近视比例高,农村增速较快,影响近视防控的社会因素仍广泛存在,未来仍需各级政府和部门下更大的决心、做更扎实的工作,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共同携手,落实“四方责任”。

就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副司长杜跃军在致辞中提到,市场监管总局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健全长效计量监管机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做好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宣传整治工作。三是支持和引导相关认证机构大力推广眼视光产品及验光配镜服务认证,组织系统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面向近视防控的研究,为近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加强对防治青少年近视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邓俊峰指出,《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为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框架,也为家长、师生、学校以及各行各业提供了标准与考核体系。

近视防控工作是利在千秋万代的工程。

瞿佳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突破近视环境风险因素预判、近视临床方案选择、近视综合防控适宜技术和针对性产品、近视群体防控和干预评价等一系列瓶颈问题。户外活动是最简单、低成本以及健康的近视防控方式。此外,包括框架眼镜、OK镜、阿托品眼药水在内的多种干预方法可以矫正并减缓近视加深,但建议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专家魏文斌在题为“现代常见眼疾预防及治疗”的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全生命周期眼部疾病的种类与防治措施。他指出,青少年眼病主要包括近视、斜视、先天疾病,中老年眼病主要有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阻塞、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等。我国眼病防控任务艰巨,近视及高度近视并发症已成为主要致盲性眼病,要重视眼与全身病尤其是糖尿病眼病的防控。

论坛最后围绕“推动‘十四五’时期我国眼健康高质量发展”和“聚焦‘视’界大生态构建 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分别举行了两场主题圆桌对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主任医师李朝辉,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潘美华,何氏眼科集团总裁助理、何氏眼科京津冀区域院长杜丽玲,兴齐眼药医学市场总监姜潮,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复旦大学药理学博士阚君陶,欧能眼科集团联合创始人、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儿童心理行为与发展专委会视觉行为发育学组副组长王娜等嘉宾参与研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副主任李岩,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分别主持两场圆桌对话。

论坛还发布了“构建全民眼健康良好生态倡议书”。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