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 “庭院经济”渐成陕西汉阴乡村振兴新亮点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5-29 10:06:11

摘要:发展地面有菜,树上有果,空中有景的立体“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颜值”,同时,成为陕西汉阴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助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 “庭院经济”渐成陕西汉阴乡村振兴新亮点

张本录在挖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安康报道

走进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张本录家,俨然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一条青石青砖铺就的小路延伸至屋檐下,小院里,一套石桌石凳被猕猴桃架笼罩着,齐整篱笆墙和的菜地,彰显着主人的勤劳,刚搭的葡萄架和架下的养鱼池相得益彰。走到屋后,简直就是走进了一个小小动物园,藤蔓构建的天然屋顶,将鸡笼、兔笼妥妥地拢入“怀中”……这里充满着浓郁的田园风光。

据记者了解,张本录是一名肢体四级的残疾人,妻子外出打工,儿子在外上学,自己打工没人要,只好待在家里,平时就近搞点种养、打点零工。今年,汉阴残联把新华村作为庭院经济示范村,张本录被纳入庭院经济示范户,庭院环境和自身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农村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型发展,农业农村究竟如何擘画,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发展地面有菜,树上有果,空中有景的立体“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颜值”,同时,成为陕西汉阴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绘就乡村振兴好“钱”景

汉阴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北为秦岭,南为大巴山,全县辖10个镇,18个社区141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万人,汉阴气候温和湿润,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实施“工业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产业富民”五大战略,统筹推进“七个现代化”进程,稳步提升“七个收入”,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职成教育示范县、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省级文明县城、陕西教育强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多项国家和省市桂冠。

目前,汉阴县就业年龄段残疾人6295人,其中,已就业2866人,占比45.53%。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农村残疾人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据记者了解,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因其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过,这是“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早在文件发布之前,汉阴委县政府便先后召开了一次动员会、两次推进会安排部署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相继印发《关于印发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汉政办发(2022)2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庭院经济工作的通知》(汉办发(2023)6号)。

与文件相对应的是,残疾人家庭有需求。近年来,汉阴县先后实施阳光增收项目200余户,这些家庭通过发展种养业,家庭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相应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外来的人也多了,这种愿望更加迫切。

双乳镇三同村邹小玺,本人是肢体残疾,妻子是精神残疾,属于一户多残家庭,他在外打过工,打过炕炕馍,后来看到政策好,回到家里发展种养业,现在年出栏十余头牛,还栽种了大片果树,果树下养鸡,成为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生活越来越好了。如今,他没要国家的一分钱补贴,自己动手对庭院环境进行整治改造,栽篱笆墙、砌花墙、铺青砖地面、整修粉刷房屋……俨然已成花团锦簇的庄园。

庭院美、产业兴、农民富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成为一种时尚。庭院变身美丽农家的背后,倾注了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和照顾。

早年间的张本录家,院子周围也曾栽了几株猕猴桃、樱桃和一排李子树,但是,由于不善于打理,地上长满杂草,其间还见缝插针地堆放了不少杂物,“画风”显得凌乱。

张本录家的庭院.jpg

张本录家的庭院一瞥

经过一番改造后,树木被修理得齐整了,庭院景观也进行了分层,增加了菜园、牲畜等品类,如今的小院,不仅变美变整齐了,瓜果菜、鸡鱼兔都有了,这样一来,不光自家的蔬菜、水果不用买了,多余的果蔬还能卖钱。

张本录告诉记者,之前,他不太愿意让别人进家做客,并非他本人不够热情,而是觉得家里有点乱,如今,他可着劲儿地欢迎有人来做客,愿意带着客人在院子里看一看,坐一坐,心中无比自豪。

侧重、让利于残疾人

既然是“庭院经济”,就不单单仅限于庭院美丽,如火如荼的庭院经济,集庭院小美到乡村大美,让残疾人看到了美丽乡村的光明“钱”景。

据记者了解,发展残疾人庭院经济,汉阴出台了一系列的普惠政策:一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的要求,对农户自愿发展的庭院林(瓜)果品种(每户一般控制在5—15株),按照种苗政府补贴80%,个人承担20%进行补助。对需免费提供种苗的农户,由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种植果树达到盛产期后,按照产量的20%(或折合现金)上交村委会,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执行5年。二是对发展藤蔓立体种植的农户(每户一般控制在4—10平方米),镇村统一建设标准,经验收合格后按照建造费用每平方米30进行奖补,每户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300元。三是对发展畜禽养殖的,标准化鸡笼、免笼按每立方米60元进行奖补,每户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600元,对订单养兔的,协调龙头企业可先提供兔仔(每户一般控制在20—50只),农户每只缴纳押金20元,企业按市场价订单收购时退还押金;有条件的农户可在房后建陆基高位水池养鱼,相关企业可无偿提供养殖设备,农户根据规模大小支付设备安装费用2000元左右。以上奖补资金由汉阴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负责筹集。同时规定:各镇各帮扶部门可在奖补政策之外自筹资金予以扶持。

不过,残疾人是最困难的群体,仅靠政府单方面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多年来,陕煤集团多方面助力汉阴残疾人庭院经济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同时,汉阴残联及时委托第三方机构为村、户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预算,通过财政评审后,进行招标采购,中标机构按期实施,县镇村统一组织验收后拨付资金。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中标公司尽可能多地使用本村残疾人和本户劳动力,尽可能多的让利于残疾人。

张本录在直播.jpg

张本录在直播

据记者了解,在抓新华村残疾人庭院经济发展过程中,汉阴残联不忘注重植入文化因子。比如,深度挖掘该村的自然人文历史产业资源,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资源和产业带动,坚定走农文旅融合,残健融合发展的路子,而不是单纯发展庭院经济,只有这样,才能更有价值,才能走得更远。在融合发展方面,汉阴残联制作了固定标语,在公共场所增加了无障碍设施和公共连片部分的美化靓化,在唐家老屋规划建造无障碍书吧一处,在进村路口建设一处自强果园(残疾人种养殖培训基地、辅助性就业基地)。

同时,针对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成员开展了八小经济(小茶吧、小咖啡屋、小盆栽、小小吃、小手工、小工坊、小旅馆、小网红)培训班。通过培训,让残疾人或其家庭成员在三柳田园综合体、社区工厂就业或在家里就可以经营,共享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目前,汉阴县残疾人直播带货、服装加工等已实现大和小、合和分两种经济业态,为发展庭院经济开辟了新路径,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下一步,汉阴残联将借势借力借钱和省市残联继续扩大实施范围,力争用3至5年时间,对全县有条件发展残疾人庭院经济的所有农户实施改造和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让残疾人美了、富了、笑了。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