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蓝皮书发布 专家称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5-16 09:31:3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在京发布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下称《蓝皮书》或《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
“《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与中国残联、社科文献出版社合作的一项品牌性成果,今天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是第五本蓝皮书,我欣喜的看到,我们残疾人事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有了一大批专业从事残疾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主编郑功成表示,这不仅表明我国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日渐繁荣、全面加快,也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本次活动,中国残联宣文部主任郭利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残疾人事业蓝皮书副主编杨立雄,首都师范大学廖娟副教授,江西省残联宣文处处长李霞等主要编撰者作了蓝皮书内容发布;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王宏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政法传媒分社副社长周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杨聪,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新闻媒体70余人出席发布会并参加研讨。
残疾人事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蓝皮书》指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社会包容环境持续改善,逐步形成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残疾人事业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严峻考验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残疾人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发生了历史巨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郑功成表示,当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全面提速,我们已经走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残疾人事业也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面向未来,发展残疾人事业将成为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治理法治机制将持续得到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将会更加受到重视,残疾人权益将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的出版将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支持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也将为政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郭利群指出,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多年来续持动员学术力量参与残疾人事业研究,构建中国残疾人事业话语体系,进一步扩大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现状,用数据讲好中国残疾人故事,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感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等国家智库、高校、专家学者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
5月21日是第33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全国助残日前夕举行蓝皮书发布会和研讨会有特别的意义。
郭利群希望,“我们一起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共谋如何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必将唤起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王利民认为,二十大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党的十四五规划也具体擘画了执行的过程。未来切实推动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当中的重中之重。发展中国的助残事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蓝皮书编撰团队立足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积极建言献策,为残疾人发声,为残疾人事业发声,忠实记录近年来残疾人事业发生的变化,客观评价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已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领域的权威品牌,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党政决策咨询服务、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服务的重要平台。
蓝皮书的“三大亮点”
具体而言,《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地方报告、附录四部分。
总报告系统分析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未来五年残疾人事业应重点关注城乡均衡发展、区域协调进步以及残疾人理论创新等问题,提出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建议。专题报告以残疾人就业创业为主题,分析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持续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政策与保障体系、创新就业培训、提升残疾人自身素质等措施与建议,并对推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西部地区残疾人就业以及盲人按摩和残疾大学生就业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系列措施与建议。地方报告选取了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四个省份,分别总结了这四个省份的残疾人事业领导工作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权益维护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未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区域协调进步和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本书的出版有望为理论界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也能够为实践部门的改革提一些有益的思路。
就此,杨立雄介绍时同样提到,今年出版的蓝皮书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专题选题新。今年的专题选择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全面总结了近五年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进程、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就业创业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残疾人未来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策建议,对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是作者权威。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与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劳动就业专业委会员合作,聘请专委会成员主任杨立雄教授、副主任李长安教授、副主任朱永彬副理理长、秘书长廖娟副教授、委员廖慧卿副教授、副秘书长李超副教授负责专题写作,开创了蓝皮书写作的新模式。三是所选地区均有独特的做法。本书选择了广东、福建和浙江三个沿海发达地区,对其残疾人事业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中西部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书还选择了江西省,介绍其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江西省属于中部地区,近些年来一直在残疾人就业领域进行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值得推广的做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我省编纂小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听取意见、发现问题。收集了大量江西省残疾人就业进展数据,调研整理了江西省促进残疾人就业措施相关政策文件,共走访残疾群众83人次,查阅文件及资料253件,举行专题研讨8次。”李霞介绍,江西省撰写的专题报告实事求是,直面问题矛盾,全面总结了江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经验和做法和成绩,深入分析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不足与当前面临的就业创业新形势新挑战,提出了残疾人未来高质量充分就业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