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涨幅近10倍!陕西榆阳探索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模式
孙明亮和爱人向记者展示大侄子的结婚照,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榆林报道
走进孙明亮的家,他的爱人正在低头缝制着高尔夫球,棒针在她的手中自由穿梭,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一个球1.5元的收入,每天做十几个,每月的菜钱就出来了。
48岁的孙明亮,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人张美丽同样如此。就是这样的一对夫妻,供养着四个孩子,其中两个并非亲生,而是去世的哥嫂留下的孩子。
“大侄子已经结婚,大儿子也已在职业学校等待毕业,目前只有侄女和小儿子在上初中,供养这些娃娃,光靠我们自己肯定是有心无力,这么多年,都是国家给予的政策补贴支撑着我们这个家走到今天。”孙明亮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单单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家里的年收入便可达4万多元。
更令孙明亮激动的是,榆阳区残联按照最高档位为其缴纳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己每年只需缴纳800元,这样一来,他便不再惧怕老无可依、成为儿女们的拖累了。
养老金由百元变千元
据记者了解,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有持证残疾人1.35万余人,近年来,榆阳区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开始,在陕西省率先为中低收入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提供财政补贴。
榆林市榆阳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姚轩告诉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很多残疾人父母担忧“等我老了,娃娃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还有很多残疾人担忧“我现在还能做生活,以后老了,不得动了,拖累儿女呀”……如何解决残疾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榆阳区残联的头等大事。
为了更好地掌握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困难诉求,调研之初,榆阳区残联下发了《关于开展榆阳区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问卷调查的通知》,对全区所有持证残疾人,逐村逐户逐人进行入户走访,重点了解残疾人收入情况、参保意愿和参保能力,做到遍访群众“全覆盖”。为精准识别补贴对象,严把准入关口,榆阳区按照户籍、年龄、收入、个人存款等方面进行评审,采取“个人申请、村级评选、乡镇核查、区级审批”的原则,建立“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核”工作机制,层层审核把关,对接区民政部门认定低收入残疾人和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区乡村振兴局核对补贴对象的存款、住房、车辆等信息。
据记者了解,榆阳区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为300元到3000元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可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通过调研,最终,榆阳区残联决定按照3000元的最高档位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中低收入残疾人从45周岁开始至59周岁,连续缴纳15年,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本金45000元,分为个人缴纳、财政补贴两部分。其中个人缴纳部分按照残疾等级分类:一级个人自费每人每年500元;二级个人自费每人每年600元;三级个人自费每人每年800元;四级个人自费每人每年1000元,剩余部分由区级财政补贴资助。按要求连续缴满15年且年满60周岁的中低收入残疾人,每年将享受不少于1万元的养老金。其中,针对部分残疾人生活困难无法缴纳自费部分,榆阳区残联对接区直工委、区煤炭局、区慈善协会以及15个煤矿企业,采取线上+线下的慈善募捐活动,确保困难残疾人“应保尽保”。
榆阳区残联的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作为第一批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的孙明亮,此前,他是按照最低档位的养老保险为自己缴费,60岁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只有100多元,如今,按照目前的档位来算,他每月的养老金可拿到1000余元,涨幅近10倍。
父亲离世后,高建清便和80岁高龄的母亲相依为命。
与孙明亮享受着同样政策的高建清是名先天性智力残疾人,虽然已是47岁的年龄,但作为家中的“老疙瘩”,集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宠爱于一身。不过,哥哥姐姐均有自己的小家,很多事情分身乏术,3年前,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离世,高建清便与80岁高龄的老母亲相依为命。高建清以后该怎么办?
其实,对于高建清的养老问题,他的父亲早已未雨绸缪,为其按照当地最高档位缴纳了城乡养老保险,但是父亲的离世依然让这部分缴费成了家庭不小的负担。
2021年,高建清父亲离世的第二年,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成了他家的及时雨。每年只需自己缴纳600元的养老保险,退休后就可享受最高档位的养老金。如今,对于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高建清的父亲终于可以安心了。
孙明亮家最正面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
财政补贴16年涨幅接近18倍
一份保障,一份安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探索残疾人缴纳养老保险补贴机制,切实解决残疾人后顾之忧。
那么,什么样的条件符合补贴对象?姚轩告诉记者,首先,残疾人具有榆阳区户籍,年龄在45周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021年社会平均工资1950元/月)的中低收入残疾人,不包括榆阳区特困供养残疾人。其次,残疾人个人银行存款达到10万元以上的自行缴费。同时,户籍新迁入榆阳区的残疾人,在迁入满5年后方可享受补贴。
据记者了解,办理养老保险的具体流程为:每年年初区残联根据残疾人证信息系统,调取出当年满45周岁的残疾人数量和信息,并下发给各个乡镇(街道)专职委员,要求逐人逐户走访入户登记填表,对个别政策有疑虑的残疾人,再次进行政策解读,对个别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协调当地政府对个人缴费部分予以帮扶救助,实现应保尽保。
值得一提的是,该政策明确规定,因本人死亡或其他原因无法缴纳、无法享受待遇的,养老保险账户中的非个人缴纳部分收回区财政账户,个人缴纳部分由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领取。
孙明亮和爱人。
“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拿到养老金,而且能有那么多,特别知足。”孙明亮告诉记者,明年,爱人也可以跟自己一样享受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了,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目前,榆阳区共有380名中低收入残疾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据记者了解,榆阳区委、区政府始终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将相应的财政预算从2008年的40万元提升到现在的700多万元,其中,单单在中低收入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政策上,2021年的财政补贴为30万元,2022年为60万元,今年的财政预算则为80万元,三年累计财政补贴170万元。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