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腰部玩家搅局不断,T3出行存量市场寻增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南京报道
“(出行行业)到新的历史时期,非垄断化、安全和合规一定是大方向。目前行业又进入了繁荣阶段,同样的成本下提供特色化的服务,这才是终极竞争。”T3出行CEO崔大勇在4月21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说道。
在崔大勇看来,T3出行平台注册用户中超过七成是年轻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的很多需求还没有被满足。由此,T3出行打造了首个服务年轻人出行的超级APP,除了宠物专车、定制车厢等,还包括本地生活功能。据记者了解,T3出行的超级APP后续将进行版本迭代,部分功能最快在今年8月初上线。
在网约车老大滴滴回归后的三个月里,腰部网约车平台动作不断。他们都试图强调自身在服务方面的差异化,并对外描绘更有想象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和未来发展空间。
寻求增长
继续增长,是T3出行接下来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方面,对于网约车这个最核心的业务,T3出行试图通过抓住主力消费人群,找到并满足年轻人的更多细分需求,实现在网约车业务上的继续增长。
在上述沟通会上,崔大勇称,到2026年末,希望平台日订单峰值到1000万单,营收达到500亿元,运营城市超过200个。
根据T3出行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去年其日订单峰值超过300万单。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T3出行的日订单量至少要翻三倍。
在当下网约车行业已经结束高速扩张步入平稳运行之时,T3出行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T3出行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现在出行趋势已经起来,出行行业非常乐观。虽然部分城市因疫情影响,T3出行订单有所下滑。但出行旺季到来后,T3迅速恢复峰值。另一方面,T3出行即将推出年轻人的超级APP,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场景、主力人群的分析,精确地把消费频次提起来。
崔大勇也在会上透露,2022年T3出行订单规模同比增速达到128%,是行业增速最高的一家公司,今年一季度T3的增速也高于行业水平,“今年行业增速非常快,应该会超过前几年。这个时候只要提供的产品可以,大家觉得很好、很安全,再加上T3年轻化的超级APP,我认为就可以了。”
需要提到的是,寻找年轻群体的更多细分需求并不止T3出行一家,滴滴早在2020年推出打车新品牌“花小猪”之时,目标定位就是年轻用户市场。根据易观数据,今年1月,上线两年多的花小猪以83万的月订单量,位居行业第七。滴滴月订单量超过4.3亿,仍然位居行业首位;T3出行则以5513万的月订单量位居第二。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T3出行1000万的目标日单量已经和滴滴在同一水平线,对这个数据还要谨慎看待。他表示,即便是行业老大滴滴,未来的日订单量也不会再有大的增长。因为整个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高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
另一方面,网约车业务之外,在网约车腰部玩家几次发起冲锋依然难以撼动滴滴头部地位之时,T3出行需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其希望除了乘客以外,还能围绕车主和汽车做出行衍生业务。由此,T3出行正在尝试的新业务包括充电、验车、维修维保、车生活等。
丁道师对记者表示,网约车企业除了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增量市场,还可以与出行需求有相关的服务比如电影、餐饮等连接起来,这可以把价值进一步放大,在这些市场大家都还有机会,即便是饱和的市场,如果平台能提供透明的、更具有性价比的服务,依然能从传统的市场把蛋糕切过来。
竞争格局如何
T3出行在网约车业务方面的探索,除了为自身寻找新的增长,也为了在行业中夺得更多份额。
实际上,在2021年下半年滴滴下架后的窗口期,T3出行是众多玩家中非常积极的一个。根据媒体报道,仅在2021年7月和8月这两个月的高峰期,T3出行就连开25座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快开城,T3出行市占率确实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相关报告,T3出行的市占率在2022年1月份为11.6%,位居独立平台第二名,而在2021年7月,其市占率仅为3.1%。
今年1月滴滴的回归,很难不让这些成功从行业老大手中抢到订单的腰部玩家感到紧张。而更好的服务、安全、合规就成为背靠主机厂商的网约车平台手中持有的底牌。曹操出行认为自己是行业中服务做得最好的,T3出行说安全是自己的一个特色。根据T3出行的数据,其订单合规率在前五大平台中位居首位,比第二位高出14%。
丁道师认为,网约车平台背后有主机厂商的确是优势,但后续还要看调度系统能够更智能化,这才是基本功和竞争的关键所在。“把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好,才能立足于市场、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单靠一些边边角角的创新,要想攻破滴滴的壁垒,难度很大。”
对于未来竞争格局,崔大勇表示,对整个出行行业发展非常乐观,保守估计今年增长会在20%以上。如果回归到独立的APP,格局已经很清晰,就是“2+X”,即两个大玩家加上X,大概率后面小的平台没有机会,但他们未来可以做一些区域性的平台,做一些基于运力端的服务,同时为其整车厂做一些数据的迭代,或者在主机厂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上做一些数据和场景服务。
丁道师也对今年网约车行业持有乐观态度,他认为今年网约车行业比去年会有明显增长。后疫情时代,出行作为经济生活的刚需,受益于行业的复苏和发展,几家企业都有可能比去年获得较大的增长。
但他并不认同未来竞争终局只剩两家头部企业的看法,“随着反垄断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地,行业的超级巨头不会再出现。虽然滴滴还是老大,但份额不会像之前一样明显。而第二梯队会出现一大批企业,包括首汽、曹操、T3。与此同时,一些中小的、区域性的网约车服务商也可以活得不错。市场现在是多元的,不会被某一两家或某几家企业垄断,一定会给更多创业者一些新的机会。”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