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会率现投行背景实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23 21:35:2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IPO企业过堂发审委被否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家常便饭。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梳理2009年IPO重启后的发审过会的情况发现,不同上市板块和各主承销商保荐公司过会的成活率大有不同。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IPO公司过会死亡率较主板概率高。
其中,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等保荐机构无疑成为IPO最佳孕育机构,而量不多且成活率较低的财富证券、西南证券等机构的股票承销能力则面临较大挑战。
此外,随着创业板行情的火爆,发行与承销行业内“保荐代表人持股”的潜规则浮出水面,成为IPO梦断发审委的隐形杀手。
招商广发死胎最多
据WIND统计,截至4月23日,自2009年6月IPO重启以来,发审委共审核332家,其中,未通过审核(包括取消审核)共计52家,创业板24家、中小板25家,主板3家。
从主承销商看,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均以5家IPO过会被否位居榜单首位,海通证券、国信证券、西南证券等3家随后。
事实上,过会受阻的家数较多并不能证明券商的承销实力差。相反,只有两家被否公司的财富证券,一年多的时间仅保荐上会2家企业,一个没有通过,死胎率达100%,无疑成为上市承销实力最弱券商。而东方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安信证券IPO死胎率亦较高,分别为40%、50%、25%。
记者进一步发现,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分别以32家、25家、23家位居IPO保荐上会总量前三排名。作为深圳三家本地券商瓜分深交所的项目可谓“得心应手”,成活率为90.91%、80%、88.89%。
在上市券商排行中,承销能力最强仍是老牌龙头的中信证券,保荐上市10家企业,死胎率仅为10%。实力最弱的为西南证券,上报6家公司,仅有3家通过,成活率仅为一半。
其他券商则表现平平,长江证券、太平洋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IPO死胎率为20%、33%、 27.78%、20%,均超过两成。
而在非上市券商中,尽管承销家数有限,但却旨在做一个保一个。日信证券、国海证券、国都证券、齐鲁证券等中小券商均有2家企业过会并成功发行上市。
此外,在投行业务中,优秀的券商承销团队始终光彩夺目,在承销金额最大、承销能力排行中,中金公司稳坐头把交椅,共承销6家公司且成功上市,包揽了中国北车、中国船舶、中国西电三只大盘蓝筹。
“中金和中信的投行业务一直很好,人家只挑最好的公司做,优质的企业也只认准其品牌。同时,从公司开始筹备上市,投行人士就有战略部署,IPO项目只准成功不准失败。”银河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在失意立立电子后,中信建投承销的公司全部成功上市,不乏中国国旅、中国化学等大型企业。而作为民营券商投行代表的国金证券,承销商家数分别为8家,多为中小板公司,上市率百分之百。
潜规则浮出水面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法律明文禁止,但保荐代表人持股现象已成为行内潜规则,可谓“谈之不悦,为之不含糊”。
证监会颁布的《保荐办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保荐代表人及其配偶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者方式持有发行人的股份。而承担的责任后果,轻则撤销其保荐代表人资格,重则对其采取证券市场禁入的措施。
“保代持股”有解释为:一些机构不太愿意保荐承销的公司会在发行前与保荐代表人秘密协议,保代承诺上报项目,因此可以拿到该公司比较可观的发行股份,并通过亲戚或朋友代理持有。
而据记者调查发现,保代持股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就是所谓的股票行贿,疏通关系,对象为保荐代表人、审批官员不等。主动则是发现好公司的保荐代表人,设立公司或者亲友参股。
“目前保代持股情况很多,不能说百分之百,三成到五成还是有的,一般保荐代表人不会直接违规作业,设立关联投资公司直接参股更为多见。因此只要不是被举报或者被调查,发现的几率不大。”在投行打拼十余年的某上市券商投行部老总如是说,创业板如此火爆,公司争相上市,在保荐代表人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资质一般或者有瑕疵的企业为圈钱,送出100万股不算什么。
一位券商资深研究员王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此前有一家基金公司,从基金经理到几名研究员在发现一个IPO公司后竟然辞职,建立私募变成股东转行了。
然而,在一些投行人士看来,保荐代表人持股“百害而无一利”,一旦公司被包装后被查出违规上市,潜在的问题,诸如重大事项隐瞒、股权不合理等问题暴露后,所在证券公司不会被严厉查处,上市公司在整改后仍有上市机会,但保荐代表人则难辞其咎,名誉不保是小事,甚至被吊销职业资格,得不偿失。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