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正文

储能概念板块微跌0.52%,锂价跌至20万元大关|储能周评榜

作者:焦艳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4-09 11:24:04

摘要:本周(4月3日—7日),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延续跌势,板块整体微跌0.52%。

储能概念板块微跌0.52%,锂价跌至20万元大关|储能周评榜

数据梳理并制表:焦艳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焦艳丽 陆肖肖 北京报道

本周(4月3日—7日),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延续跌势,板块整体微跌0.52%。在《华夏时报》记者重点监测的10家储能企业中,有9家下跌1家上涨。其中,骆驼股份、国轩高科的跌幅分别为4.57%、4.36%,为储能TOP10中跌幅最高个股。

本周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总成交额为3082.16亿元,总成交量为1.95亿手,成交量较上周有所缩减,板块整体振幅为2.66%,换手率达6.73%。

锂价暴跌冲击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

4月7日,据生意社数据,生意社碳酸锂基准价为20万元/吨,与月初22.46万元/吨相比,下跌10.95%。这或将直接冲击宁德时代此前提出的“锂矿返利”计划。

今年2月份,宁德时代曾提出与下游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向国内头部车企推出“锂矿返利”计划,以期推动碳酸锂价格的回调。该计划主要面对蔚来、理想、极氪、华为等多家战略客户。其核心内容为为,未来三年内一部分动力电池的采购价以20万元/吨结算(当时碳酸锂的均价为44万元/吨),于此同时签署这项协议的车企需承诺将80%的电池采购量提供给宁德时代。

而两个月的时间不到碳酸锂的价格已由2月17日刚提出时的44万元/吨降至20万元/吨,降幅近54.55%。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锂价已降至宁德时代提出的采购价,且价格还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车企与其签约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小。

在上周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动力电池论坛上,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表示,今年国内碳酸锂的价格或将进一步降至10万元/吨以下。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渊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上游采购厂商也基本上会看到15—20万元/吨的采购价。碳酸锂价格的下行对于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将是一种利好。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碳酸锂价格的回落对电池技术的进步将是一种巨大的利好,前两年锂价的高涨对电芯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清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锂价的下跌对整个新能源行业来说是一种利好,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持谨慎的态度,在观望锂价是否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板块个股走势上,本周,骆驼股份与天能股份、多氟多走势相同周一至周二延续涨势,周三至周五出现回调,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盐湖股份、国轩高科等其余个股本周以震荡调整为主。

据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一周(5日)盘后资金流向显示,本周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主力净流出为153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77.60亿元,大单净流出75.40亿元。本周东方财富储能概念板块中单净流入1.52亿元,小单净流入151.30亿元。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发布

4月7日,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3”峰会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下称《白皮书》)发布。

《白皮书》显示,2022年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规模累计为237.2GW,年增长率为15%。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首次低于80%,与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6.8%。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45.7GW,年增长率为80%,锂离子电池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年增长率超过85%。

《白皮书》提到,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30.7GW,同比增长98%。其中,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达到20.4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预计未来5年,年度新增储能装机将呈平稳上升趋势。保守场景下,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为16.8GW;理想场景下,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为25.1GW。

研报方面,海通国际给予宁德时代优于大市评级。海通国际研报认为,宁德时代2022年业绩符合预期,麒麟电池已经量产,有望增大出货量,为公司带来新的机遇。此外,公司坚持“动力+储能”双路线发展,龙头地位稳固,出货量有望维持高增长,公司海外业务不断扩大,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公司已与美国福特汽车开展全球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发展。预计其2023-2025年将实现营4561.30/5841.90/7248.9亿元,对应EPS为18.16/25.62/33.76元,给予2023年35倍PE,目标价为636元,维持此前“优于大市”评级。不过海通国际也给予宁德时代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储能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风险提示。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了其钠离子电池产品最新进展,2023年一度被称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元年。对此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谭清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之所以被称为钠离子电池的元年是因为整个上下游开始解决钠离子电池产业配套的问题,这是其被称为元年的根本所在,经过一年的研发,钠离子电池在电池端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还不成熟,预计未来2—3年能实现产业化量产。

责任编辑:陆肖肖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