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总理博鳌行:“中国正面临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聚焦2023博鳌亚洲论坛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31 20:27:3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博鳌报道
这个3月末,履新不久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开启了繁忙模式。
3月27日还在北京出席活动的李强,会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海南博鳌,于29日开启了他的博鳌之行。短短一天时间,他会见了一系列国外政要,考察了海南的新海港客运枢纽项目现场,听取封关运作项目进展情况等汇报,并去了华邦美好家园(海口)孝慈苑,了解海南省养老事业发展和养老机构运营情况。
3月30日上午,李强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题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的主旨演讲;下午,在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李强仔细聆听中外企业家的声音。
繁忙的节奏背后,是在动荡的世界经济下,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稳步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决心。正如他在开幕式上所说,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人们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更强大的确定性力量,推动世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当前,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
此外,李强始终心寄民营经济发展。
“怎样提高整体的营商信心,这是李强总理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很关注的问题。我觉得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正如总理在座谈会上所说,‘只要是一视同仁的,大家都有信心’。这些信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等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的营造。在这点上我非常认同。”镁信健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小栋在参加完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切实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
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此后又进一步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10年来,中国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进步的旗帜,成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确定性力量的源泉。
李强指出,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旗帜,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这给大家指明了一个方向,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尤其是疫情之后,全球百业待兴,中国既是最大的制造国,又是整个供应链最重要的国家,因此,中国正面临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正如总理所说,坚持改革开放,要引进外资,要让外商多进来中国走走,我们感觉在这中间,企业大有可为。”国际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彭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看来,总理提出的“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将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这让她感到很振奋。“作为一名科技行业的工作者,我坚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科技创新的力量。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和博弈,最终还将因为科技而走向合作。”杜兰表示。
不仅如此,在这样全球政要齐聚一堂的时刻,中国对于进一步开放的表态,也让外企对中国更加有信心。
“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自由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寻求进入新行业的机会、开拓出口市场,还是对于发达工业化经济体维持复杂、专业化和高价值投入的生产优势来说,都至关重要。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世界经济方面,中国正迈出新步伐。随着国内需求回升,也将加大对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的进口,促进全球贸易。”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黄文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与此同时,中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用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全国各地节能环保设备存在大量的更换需求,有可能成为进口贸易新的增长点。此外,中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打破市场壁垒,加快商品自由流通、资源自由流动,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多便利。
“全球化作为一个基本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中国已经广泛融入全球供应链。我们也看到,中国新建了多个高水平、高质量的进口促进平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发展,为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黄文楷表示。
“从当下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和态势是强劲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强在开幕式上表示。
提振信心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环境下,如何提振企业家的信心,被李强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李强在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表示,特别希望各位企业家在提振信心、改善预期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我们希望同企业家们一道,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做最确定的自己,把信心提振起来,把预期稳定住,不断推动中国、亚洲和世界经济实现更好更大发展。”李强在会上表示。
对此,他指出,中国政府将持续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的环境和服务。我们将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相对稳定,更加主动地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对吸引和利用外资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各类开放平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扎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张小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怎样提高营商信心,是总理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很关注的问题。他在会上说,只要是一视同仁的,大家都有信心。这些信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比如税收优惠等政策,但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的营造。
在会上,日本三菱电机高级顾问山西健一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美国科恩国际战略咨询集团公司高级顾问蔡瑞德等企业家在座谈会上均表示,从党的二十大到今年全国两会,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跨国企业愿深入参与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在华投入,在气候变化、绿色转型等领域加强对华合作,坚定在华长期发展。
李强表示,要看到,现在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会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基本面不会变,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会变,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突出优势不会变。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商机和发展红利,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很大确定性。
对于未来,李强强调,中国发展的目标和前景是确定的。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将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一个长期稳定、一心发展的中国,一个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的中国,一个自信开放、乐于共享的中国,一定是世界繁荣稳定的巨大力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