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再启航!增强机构职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2023全国两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10 21:49: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3月7日下午,北京金融街15号,挂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牌匾前,不少人举着手机合影留念。就在当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审议,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中,将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届时,银保监会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限于银保监会,此次机构改革中,共有13项具体内容,其中,6项与金融改革相关,金融领域改革成为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头戏。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特别提到,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最主要的还是在强调金融安全上,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理顺政府关系,这是此次机构改革的重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曙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此外,科技、民生也是此次改革的目标。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新时代新征程下,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这一轮机构改革,是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改革,其核心在于以高质量发展为首加强党的全面统一,来完成新时代使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王满传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8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都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职能配置、减少职能交叉和重叠的思路展开的,其主线就是以政府转型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而在王满传看来,此次机构改革亮点颇多。
比如,金融监管的框架进一步理顺;科技部的职能做了一些调整,一些具体的职能分散到其他部门,让重组后的科技部更多地着力于顶层设计、政策规划,从而有助于形成新型的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此外,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这样,涉及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职能能够合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国战略的实施。方方面面,都在增强机构职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强人民感受。
改革重头戏
此次机构改革,新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成为亮点之一。
按照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把行为监管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全部统一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部,形成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的双峰体系。同时,中国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
“金融工作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特别是现在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两个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使得金融工作更加重要,必须适应目前金融形势,贴合当前的复杂性多样性。当前,受到国际形势等影响,金融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把关系理顺、把职责划清,有利于我们从中央层面对金融问题做统一的谋划、统一的监管,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此外,这样调整,在强调和强化其监管职能的同时,也规范了监管的职能人员。”王满传表示。
除了中央层面,对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也作了调整。按照机构改革方案,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李曙光介绍,此次机构改革实际上很早就开始进行顶层设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三大任务,其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核心任务。但是新时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远远超过原来的速度,这使得原来的监管体制和监管机构,难以满足防范新风险的要求。
“因为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不断在发展,不断创新,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村镇银行、P2P、新的金融产品等,缺乏监管的机构、依据和规则。我们一行三会、一行两会的体制,还属于条块监管,没有完全实现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所以目前这套监管的理念、监管的架构、监管的手段、监管的工具,都是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李曙光表示。
预计此次改革后,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处理重大的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以及扮演货币政策的主要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方面职能会越来越强化,未来能够更加市场化、法制化。
理顺政府关系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机构改革,重点均放在转变政府职能上,致力于破除制约,理顺政府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解决当时的经济社会痛点。
2013年,是我国机构改革步伐加大的一年,这一年,“大部制”改革轰轰烈烈拉开帷幕。
彼时,铁路实行政企分开,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至此,国内最后一个政企不分的“巨无霸”成为历史。
同时,在医疗系统,撤销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划入其中;将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将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不再保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经过2013年大刀阔斧的调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来的27个减少至2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副部级数量不变。
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机构改革再进一步,拆分和重组并行,进行全方位的重构。
那一年,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取消了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取消了卫计委和医改办,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应急管理部,取消安监总局;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取消文化部和旅游局;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司法部,取消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委,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优化水利部、审计署职责。
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0个,办事机构2个。
而2023年的此次改革也亮点频出。
此次改革中,除了金融机构改革,新组建国家数据局是亮点之一。在行业内人士看来,数字经济、数字转型是我国新的增长点之一,在上次机构调整中,一些地方机构已经成立了大数据局,此次组建国家数据局,以国家发改委直管的副部级身份统筹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正当时。
王满传表示,此次一个重磅改革在于,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回应了社会的呼声;而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把原来分散在卫健委、民政部等部门的职责划入民政部,既达到了优化协同高效,也体现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将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层次规格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对人民群众的诉求做出回应。
“总体来看,十三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体现了六个方面的考虑,既加强党中央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同时,增强机构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并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机构。相信包括国务院机构在内的这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将为完成现阶段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发挥重要的体制保障作用。”王满传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