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大碰撞!年内最贵新股首日破发,低价股3.7元唱“对台戏”,全面注册制下如何打新?

作者:邱利 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07 08:55:51

摘要:年内最贵新股来了,绿通科技3月6日创业板上市,中一签最大收益近6560元,不过高发行价之下,“吓跑”一批投资者,弃购金额高达8591.61万元,上市首日尾盘一度破发,截至当日收盘报132.9元,涨1.37%。

大碰撞!年内最贵新股首日破发,低价股3.7元唱“对台戏”,全面注册制下如何打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邱利 陈锋 北京报道

年内最贵新股来了,绿通科技3月6日创业板上市,中一签最大收益近6560元,不过高发行价之下,“吓跑”一批投资者,弃购金额高达8591.61万元,上市首日尾盘一度破发,截至当日收盘报132.9元,涨1.37%。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还有6只新股申购,其中,雅达股份3月6日进行申购,发行价低至3.7元。

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面注册制实施的背景下,新股的供给增加、稀缺性有所下降,新股基本面的差异致使上市后股价出现“二八分化”,如果某些个股被高估,发行价过高,泡沫性较大,且个股业绩较差,或将出现开盘跌破发行价的情况。

年内首只百元新股上市

目前,根据A股公布的上市计划,绿通科技、播恩集团和凯大催化在3月6日至3月8日期间陆续上市。

其中,绿通科技在3月6日登陆创业板,发行价高达131.11元,发行市盈率为73.75倍,是今年以来发行价最高的新股,也是年内第一只百元新股。

绿通科技主营场地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4.18亿元、5.58亿元、10.17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4853.56万元、5212.86万元、1.27亿元。

本次IPO,绿通科技募集的资金总额为22.93亿元,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原计划募集金额仅为4.05亿元,这意味着超募了近19亿元。

此外,高发行价之下,遭投资者弃购金额也相对较高。发行结果显示,网下投资者并无弃购情况,不过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为65.53万股,涉及弃购金额为8591.61万元,弃购率高达3.75%。

业内人士指出,高发行价会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在申购时不敢参与打新,而且还会出现中签者在缴款时选择放弃的现象。

111.jpg

截至3月6日收盘,绿通科技报132.9元,上涨1.37%,总市值近93亿元,盘中最高上涨10%至144.23元,不过尾盘一度跳水破发,如果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在最高价卖出,中一签最大收益近6560元。

本周6只新股申购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申购方面也看点颇多,迎来3.7元低价新股。

3月6日至10日期间,共有6只新股将进行申购。其中,沪市主板有2只,分别是彩蝶实业、宿迁联盛;创业板3只,分别为泓淋电力、涛涛车业、宏源药业;北交所仅有1只,为雅达股份。

Wind数据显示,根据发行安排,雅达股份3月6日进行申购,发行价为3.7元;彩蝶实业3月7日申购,发行价为19.85元;泓淋电力、涛涛车业、宏源药业3月8日申购;宿迁联盛3月10日申购,发行价为12.85元。

值得一提的是,雅达股份曾主动调低发行底价,根据1月份的公告显示,公司将发行底价从5.5元下调至2.88元,目前最新出炉的发行价格为3.7元,发行市盈率为13.68倍,属于名副其实的低价股。

业内人士指出,相比高价新股,低价新股会更受投资者追捧,原因是超低价更不容易破发,不过最终还是要回归公司本身,从个股基本面、发行市盈率等多方面综合判断风险。

资料显示,雅达股份是一家主营电力监控产品、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的企业,近年来业绩出现持续下滑的现象。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601.29万元、6998.42万元、4620.83万元、4066.95万元。

“无脑打新”不可取

2023年以来,A股打新市场热度升温,赚钱效应也持续出现,新股上市普遍大涨,上市首日收盘无一破发,尽管年内最贵新股绿通科技3月6日尾盘一度翻绿,最终还是收涨1.37%。

222.jpg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打新”并非稳赚不陪,未来A股打新市场将更趋于理性化,投资者将不再“躺赢”,无脑打新不可取。此外,无论是高价新股,还是低价新股,终归还是要回归公司本身,投资者应对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发行价、发行市盈率等多方面来判断风险,不应盲目打新。

武忠言认为,对于“打新”的投资者来说,闭眼盲目打新已成为“过去式”,应理性参与新股申购,精选优选个股尤为重要,关注公司尤其高价格、高市盈率、高募资发行的“三高”股票是否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此外,参与新股申购要注意,中签后弃购是要付出相应约束代价的。“违约弃购”不仅影响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打新资格,还会对新股发行市场秩序或将造成负面影响。

资深金融业人士、专栏作家黄涛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投资者“无脑打新”不可取,全面注册制下新股市场变化颇多,打新不一定有以前那样稳定,投资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强学习提升判断能力,深入学习金融知识,才能更加精准分析行业和公司,并且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