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促消费,这些地方又发消费券了,你抢到了多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03 18:11: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月3日上午10点,蹲守在手机前的济南姑娘李倩手疾眼快地打开APP,熟练地抢购了两张“泉城购”春节消费券。
“这个消费券春节前已经发过一次,出去吃饭能直接减免,非常好用。这次发放,我定好闹钟卡着时间,把能领的券都领了,正好趁周末逛街花掉。”李倩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尽管春节已经走到尾声,但为进一步恢复和扩大内需消费,助推经济稳步增长,近日,多地抓住春节最后的窗口期,密集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
“餐饮、旅游等消费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发放消费券,能有效撬动消费,给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动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2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是实施疫情防控“乙类乙管”措施后的第一个春节,与去年相比,线下多个行业迎来消费热潮。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与去年春节相比,增长了6.8%。其中,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10.8%。北京市餐饮协会数据显示,年夜饭期间,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200%。跨区域出行也带动住宿消费,部分电商平台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倍。
“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必须在扩内需上下更大力气。下一步,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细化实化各项扩内需政策,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
按照商务部要求,2023年要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着力扩大消费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居民预期得到改善,消费需求集中爆发,今年春节期间,我国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
在杭州,在春节消费券发放期间,全市堂食的订单量同比增长71%,交易额同比增长80%。北京市餐饮协会也数据显示,年夜饭中,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200%。旅游行业也快速回暖,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乘着这股东风,各地顺势而为,续发了消费券。
“我们可以领到满200元减60元、满100减30元、满50元减10元3种券,能在超市、餐厅、景点使用,也有一种数字人民币,能使用的地方更多。”李倩表示。
据了解,济南的“泉城购”春节消费券自2月1日上午10时开始发放,包括电子、数字人民币两种消费券,均为零售、住宿、餐饮类。通用消费券包总面值120元,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面值66元。通用消费券支持市区内等商户以及部分外卖场景核销;数字人民币红包支持已开通数字人民币功能的商户,类型覆盖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领域以及部分外卖场景核销。
不仅是济南。
在哈尔滨,从2月4日开始,哈尔滨市限额以上家电通讯器材、百货家居、超市、连锁便利店等领域发放3300万元政府促消费补贴资金,开展“元宵惠民购”促消费活动。
天津市政府则安排1.15亿元专项资金发放消费券,从1月11日起至2月底,通过银联“云闪付”、京东、支付宝、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等多家平台,发放第二期“津乐购”消费券,覆盖汽车、家电、百货零售、餐饮文旅等四大类消费。发放消费券的第一周,天津凭借9919.06万元的消费券,拉动消费34.29亿元。
在温州,自1月15日,温州派发2023年度第一期“温享生活”迎春消费券起,截至1月28日首轮消费券兑换截止时,市区通用消费券累计核销金额1753万元,核销率超90%,带动订单消费1.183亿元。
消费券也为文旅市场复苏添了“一把火”。来自同程旅行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通过同程平台发放的云南文旅消费券共计核销6943.8万元,直接拉动经济消费4.6亿元,间接影响文旅经济超8亿元。
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就恢复力度而言,2023年春节还谈不上“一片火热”,因此,公共财政适当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包括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向特定群体发放较大规模的消费券等,无疑能更好发挥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国家政策支持消费的力度大,能给市场主体更充分的信心。”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增强收入是重点
按照今年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2023年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不过,在钟正生看来,当前,居民消费受到实际偿债压力偏大、对经济和就业的预期偏弱等中长期因素的多重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改善城乡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对此,商务部表示,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比如,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着力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
中长期来看,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还需要在改善收入分配方面下功夫,正像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是未来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推动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左右,是消费的顶梁柱,今年将进一步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此外,将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供给结构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