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广交会“炒展位”

作者:徐芸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16 22:00:11

摘要:广交会“炒展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广州报道

外贸企业信心恢复,广交会展位供不应求,这可忙坏了老刘。
老刘原名刘军,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只简单地写着“广州贸易服务有限公司”,没有职称、没有地址,只有一个手机号。老刘告诉记者说,他们公司是专门提供广交会展位的。也就是说,他们“炒展位”。
4月13日,记者在广交会琶洲馆B馆门口遇见老刘时,他正忙着帮人办理入场证,1500元一个人,如果不需要证件,向会场内直接带人则是1000元一个人次。记者看到前来询问的人还真不少。
老刘是一个地道的“老广交”,他戏称自己“默默服务广交会整整10年了”。朋友们都称他“有能力,很神秘”。
老刘每年都会弄到一些广交会展位,再把它们提供给一些需要参展但又不符合条件的,或者是条件符合但是没有申请到展位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都以民营企业为主。
最初,老刘会通过互联网查询一些登记在网的外贸企业,然后逐一给这些公司发传真、打电话,最终说服企业与他“合作”。这些企业大多是一些刚刚起步,申请资格不够,但急需通过广交会这样的大型展会来提升品牌和销量的企业。慢慢地,他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每到广交会召开前期,一些老客户就会主动找老刘。
老刘透露,他所提供的展位都是正规申请的展位。在广交会前,他们公司会集中收购一些展位,这些展位一般是一些企业同时申请到了多个展位,但最后因为一些原因只想摆一个,于是会将多余的卖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申请了展位的企业,因为想歇展,所以把申请到的展位拿出来卖。
每年都会有一些这样的企业主动找到老刘,或者类似老刘这样的公司,一般真实性都不需要担心,因为一旦“出事”,对于这些企业也影响很大。据了解,一旦企业被发现存在违规使用展位的情况,将被广交会取消从本届起连续十届的参展资格。
从老刘手中卖出的展位价格从3万、5万到10万元不等,“要看展位的大小、地点而定。”有的展位属于“搭便车”,就是在已有的展商展位旁边开辟一个小地方卖自己的产品,这种比较便宜,在三五万元左右;有的是从展商手中直接转租展位,这种就比较贵,价格普遍在10万元以上。
对于这种倒卖展位的情况,广交会每年都会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打击展位倒卖,对存在违规倒卖展位行为的企业进行严惩,但是倒卖展位的行为依然存在。这在老刘看来,是因为“有需求”。
确实,据统计,目前我国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达到60多万家,广交会虽几经扩展,也只能容纳1万多家企业参展,供求关系的严重不平衡成了广交会摊位屡屡被“炒卖”的首要原因。
在广交会整体搬迁至琶洲新场馆时,场馆面积达111.5万平方米,展位增加12961个,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进不了会场。“中国的外贸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展位再怎样增加也是不够的。”老刘说。
所以老刘从来都不担心因为展位增加而没有生意做。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让他结结实实地亏了一把。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政策调整给那年的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那届的广交会一改往年展位供不应求的场面,一直到开展前10天,还有1000多个展位没有申请出去。
老刘说,那年展位最高才卖到4万元,最低2万元,比向大会主办方正式申请的价格还要便宜,即便是这样,最后他手里还有七八个展位没有倒出去,赔了不少钱。
但今年却不一样了,刚刚过完年,就已经有企业开始主动联系老刘,提前感受到了参展企业今年参展的热情,老刘称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他告诉记者:“在距广交会开展半个月的时候,我们手里20多个展位就已经全部卖完了。目前,还有好几家企业在联系我跟我要展位呢。”
在经济复苏中召开的第107届广交会,开幕当天广交会秘书长王志平表示:截至15日上午10时,到会客商总数已达18487人。本届广交会继续分三期举办,设标准展位56915个,比上届增加近1000个;共有23359家境内外企业参展,比上一届增加1039家;企业参展规模和展览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今年广交会再现展位“一位难求”的局面。
老刘说,今年他们标价的展位价格分别为9.3万元、10.9万元、11.3万元、12.9万元。总之,10万左右一个的展位已是今年基本的行价了,由于展位非常紧俏,所以根本就无法打折扣。而且企业如果要想有展位,必须提前预订,并交取一定的预订金。
今年老刘赚了个盆满钵满,笑得合不拢嘴。但炒卖广交会展位的背后,体现出的却是业界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产业恢复活力的信心与期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